新会计准则将促使上市银行“捂”债券
    2006-11-24    张洁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今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自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新会计准则一经公布即引起上市银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第22号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作为金融资产的债券投资的分类和计量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上市银行持有至到期债券占比将大大提高。
    由于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债券是按照历史成本法核算的,债券市场价值的变动不能对债券的成本和银行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因此,不需要指定哪些债券可以交易,哪些债券不可以交易,所有债券都可看作是可供出售债券,当市场价值有利时就卖出,否则就继续持有。 但新会计准则中,上市银行债券的分类和计量基础都出现根本性变革。首先,改变现行债券的分类。现行会计准则是根据债券的发行期限不同将债券投资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两类,其中:1年期及以下债券为短期投资,1年期以上为长期投资;新会计准则根据持有目的不同将债券投资分为交易性、可供出售和持有至到期三类,其中:交易性债券是以近期内出售和获取价差为目的的,持有至到期债券是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不属于以上两类的归属于可供出售债券。
    第二,改变现行的记账基础,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券投资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记账,其中交易性和可供出售债券初始确认后还要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分别计入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这样市场价格将成为上市银行进行债券投资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债券市场价值的较大变动将影响债券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进而直接影响上市银行财务报表。因此,市场一旦发生不利变化,持有较多这两种债券将使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和所有者权益大幅减少,从而影响上市银行市场形象。
    第三,改变现行的计提和摊销方法,引入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概念。
    第四,引入债券减值的概念。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减值是不涉及到债券投资的,新会计准则规定要对可供出售债券和持有至到期债券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对其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后的债券核算与减值前债券的核算将发生变化。引入债券的减值将使银行能够充分估计损失风险,更好地规避风险。
    由于目前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仍缺乏流动性,一旦预期市场将发生不利变化,银行无法及时卖出债券以规避风险。同时,债券投资作为资金流动性管理工具的职能受到弱化,买入债券变成获得利息收入的工具,可以预期的是,新会计准则必然造成上市银行提高不受市值影响的持有到期类债券比例。加之风险对冲工具市场发展滞后,上市银行无法用衍生产品对冲债券投资的利率、信用风险,如果大量债券划为可售类或交易类,则上市银行财务报表将可能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出现相当大的波动,将严重影响上市银行的财务稳定性及投资者公信性。因此迫于风险对冲工具的匮乏上市银行也只能增大持有到期类债券比例。
    引入新会计分类方法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给上市银行的带来积极影响。由于债券投资公允价值评估直接影响财务报表,上市银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和经营情况。另外,上市银行将更加积极调整债券投资结构并强化债券流动性管理,从而增加交易活跃度。上市银行还可以尽早发现债券投资的不利影响,从而提前对债券投资进行主动调整,最大程度地避免损失和提高收益。
    同时应当看到,新会计准则对债券投资用公允价值评估,将增大上市银行投资收益的波动性,冲击财务报表的稳定性。而且目前银行间市场债券流动性较差,上市银行很多债券难以找到能够反映真实价格的市场价值甚至根本无法找到交易价格,只能应用估值模型。然而模型是基于各种假设条件和数据的,因此,公允价值存在较多的人为性和不确定性,有时不能真正反映上市银行债券投资的市场水平。
    综上所述,实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银行的影响是很大的。但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我国必然要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实行新会计准则将更加有助于上市银行加强债券管理,提高避险能力。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