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已跌破每桶90美元,为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按照目前的走势,油价还可能继续下探,这就带来两个问题,油价下跌是否一场阴谋?下跌对中国经济是利还是弊?
回答这两个问题前,需要看一下决定油价的两个因素。
第一个是供需问题。这可用这八个字来形容:供没问题,需很疲软。
当前伊拉克和利比亚仍动荡不休,但两国石油出口未受大影响;同时,伊朗核问题出现转机,伊石油出口也开始发力。此外,页岩气革命让美国油气产量大幅增加,美今年最高日产液态石油产量已超过1100万桶,达到了1970年的最高水平。
从需求方面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是对石油需求的下降。这种放缓是普遍性的,也包括对石油需求极大的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美国能源信息局估计,2013至2024年中国和东南亚新兴经济体的石油需求,增速只有2.8%。
第二个是币值问题。美元持续走强,油价应声下跌。
与西方整体经济不佳相比,美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大亮点,按照IMF的预测,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将达到2.2%和3.1%。经济上行,带来的是美元的走强,这直接促进了油价的下跌。
那油价下跌中有没有阴谋呢?俄罗斯前财长阿列克谢·库德林就认为,美国人和主要出口商正合谋压低油价,向俄罗斯施压。因为石油是俄罗斯的主要创汇产品,石油收入下降,将直接冲击俄罗斯经济。
不能说库德林的看法全是臆测。因为按照一般道理,油价下行,势必损害出口国利益。从以往的案例看,在这种情况下,沙特等欧佩克产油国将会压缩部分产能。但沙特等国已表示,没有压缩产能的打算。而沙特等多个产油国都是美国盟友,在美俄当前争端上,沙特等国的立场不难猜测。
在笔者看来,在决定当前油价的因素中,供需关系占了大部分,至少有60%,这形成了油价下行的趋势。但不排除西方利用这一供需变化的可能,将矛头对准俄罗斯。因为只有油价下跌,西方才能达到对俄施压效果的最大化,并最终迫使俄罗斯作出某种让步。
但这种状况,对中国等经济体是利是弊呢?
其实,答案很明了,对主要石油消费国来说,油价下跌都是一个好消息。对中国这个最大石油消费国来说,更是经济的一大利好因素。油价下跌,抑制了通胀的上行,9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涨幅已降至四年多来最低。在经济走势疲软的当下,这增大了决策层进行货币财政政策调整的空间。
在韩国,韩国央行不久前将基准利率下调至2%,为四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在印尼和泰国,油价下行也让政府有机会降低能源补贴这一沉重负担,推进结构性改革。至于与能源有关的航空、炼油等相关企业,油价下跌意味着成本降低、利润增加。
当然,作为硬币的另一面,油价下行势必会导致新能源发展动力不足,一些高成本油气开采也将中止。这可能会在5至7年后推动国际油价报复性反弹,届时能源消费国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也是最受关注和具影响力的国际大宗产品和战略物资。油价问题既是经济和贸易问题,也不乏国际政治的交锋和暗算。对中国等主要消费国来说,油价不管高低,需求都是刚性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利用好有利形势,才能应对未来的不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