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论何为创业精神时,以色列风险投资人卡姆兰·埃里安对很多人讲过这样一则寓言:
在公园里,小孩看到一头大象,他问母亲:“为什么体型如此庞大而强壮的大象,不踢破矮小的栅栏逃跑呢?”
母亲不知道,于是他们问动物园管理员,管理员这样回答:大象到动物园时,还只是头小象,动物园在小象周围竖起了这个栅栏。在头三个月,小象每天都试图踢破栅栏逃跑,但每次都失败了,后来它放弃了努力。最后它成为大象,但依然记得之前失败的经历,所以不愿再进行尝试,因为它以为自己仍然不会成功。
这似乎是犹太人版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埃里安的寓言背后,则是他强调的以色列创业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如何看待失败。
另一位以色列风险投资人埃里泽·马诺在《从创业国度到智慧国度》一书中就认为,接受失败是创业文化的最基本原则,然后则是“从不放弃新的尝试”。他举了另外一则西方经典寓言,说好比老鼠掉到了一桶牛奶中,老鼠拼命挣扎避免被淹死,直到最终将牛奶搅拌成了奶油,它最终得以浮起并获救。
创业和创新都是如此,因为两者都与失败紧密相连。远有爱迪生发明的故事,近有马云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在马诺看来,所谓成功,其实不过是一种有效管理失败的能力。从以色列的经验看,在创业领域,或许可以这样说,胜利者是永不放弃的失败者,而失败者则是不知见好就收的胜利者。
这是创业精神的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则是通盘考虑,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
显然,研发团队必须对市场保持高度关注,产品可以引领市场,但在市场能够接受前推出产品,则是一场灾难。这从苹果手机到许多引领潮流的产品中都可以找到例子。马云的支付宝、马化腾的微信,也无一不是认准了市场空缺,推出即获得追捧。
此外,决策应该通盘考虑,对各种可能性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顶层设计,固然可能在某个方面取得进展,但从总体表现看,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还是用马诺先生举的一个寓言来解释:在一个英国殖民地,当地政府决定对交通进行变革,将原来左边行驶改为右边行驶,政府制定了一个完善的计划并准备执行,但由于缺乏足够预算,政府决定先从公交车改起,结果怎么样?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这里面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相信不用作太多解释。
创业精神的第三个层面,则是看清趋势。在过去20多年,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取得了让世界惊艳的成就,一个不过数百万人口的小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企业,仅仅次于东道国美国。这除了以色列政府的促进、犹太创业者的智慧,还在于他们的远见——在正确的领域做了正确的投资。
马诺先生就认为,以色列高科技产业的成功,就在于围绕着通信和IT行业展开。而在过去20年,这两个领域是创新的高地,当然现在以色列的高科技产业也在转向,因为新的发展趋势为新能源、水处理、现代农业、生命科学、云计算等。也可以预料,在未来20年,最成功的高科技企业,将诞生于这些行业。
这其实也是中国人所说的,顺应潮流。明明是夕阳产业,却仍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去研发可能过时的产品,只是在浪费时间,并会带来危机,这从东芝、松下电视机产业的全面没落,可见一斑。而美国谷歌、亚马逊、亿贝的成功,中国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网络巨头的崛起,都见证了这个道理。
作为一个小国,以色列的创业故事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其创业精神的三个方面,或许并不全面,但也足以管中窥豹,并给人以借鉴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