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本周议息。此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说了一句“已准备好采取一切措施捍卫欧元”,早已吊起市场胃口。此时此刻,能力有限的欧洲央行已感分身乏术,不知能否扛得住“稳物价”、“促增长”和“抑危机”这一“铁人三项”。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将欧元区通胀率控制在2%的警戒线以下,主导利率的升降皆由此而定。回顾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德国央行为模板成立的欧洲央行在降息上表现得迟缓消极,在制定刺激政策“退出策略”时积极主动,以及在形势略有缓和之际连续加息,都是基于“稳物价”的考虑。
时至今日,尽管欧洲央行已因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分神,但仍用余光瞄着通胀。若预期通胀压力不大,欧洲央行将在货币政策上展现灵活而务实的一面;若通胀上行动能增强,欧洲央行或许会有所收敛。
随着欧债危机蔓延,欧洲央行在欧元区各国财政刺激效力不济之下,不得不将“促增长”扛在肩上。从2008年10月算起,以刺激经济为名,欧洲央行进行了两轮大规模降息,一轮从4.25%降至1%,一轮从1.5%降至0.75%历史低位。欧盟委员会预计欧元区今年将出现0.3%的负增长,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一致。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尽管空间不大,欧洲央行仍有可能继续降息。
此外,欧债危机全面爆发后,因成员国立场相左,欧盟一时难以出台统一的救援方案,欧洲央行再次被推上火线,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在特里谢时代,欧洲央行逾越了法律藩篱,证券市场计划(SMP)大行其道,规模2100多亿欧元;在德拉吉时代,欧洲央行变本加厉的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成为主流,共向欧洲的银行注入流动性超过1万亿欧元。本周议息会议上,欧洲央行会使用什么工具,市场众说纷纭,也许长枪短炮齐发将西班牙、意大利国债收益率轰下来,是个不错的抉择。
“稳物价”、“促增长”和“抑危机”三项重任于一身,对欧洲央行来说,无疑是挑战极限的“铁人三项”。从战略决策到战术安排,哪怕是次序的调整或力量的分配,都关乎欧元区的兴衰成败。短期看,“抑危机”优先;中期看,孰轻孰重取决于形势;长期看,鉴于欧洲经济需要数年疗伤期,“促增长”与“稳物价”并重,“抑危机”的使命可能由日趋完善的欧洲稳定机制承担。
欧洲央行面临成立以来最严峻的一次挑战。要警惕的是,在“抑危机”的过程中,欧洲央行采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其副作用不可小觑。正如前任行长特里谢所言,欧洲央行等西方主要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已大幅膨胀,如果非传统货币政策未能谨慎驾驭,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