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轮菜贱伤农现象在各地屡有报道。从表面上看,气候的好转,菜地的扩大,产量的丰收,是此轮菜价下降的直接原因;进一步分析,销售渠道的狭窄,中间环节的增加,物流成本的提高,也在“倒逼”菜价的下降。但是,这些都还不是最根本性的原因。
30多年来,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入到农村改革的进程中,减税让利、新农合、“菜篮子工程”、“公司+农户”、“农超对接”等,让农民享受到了政策与新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喜悦与满足。但是,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市场上的弱势地位始终让农民很难取得价格话语权。这些年的“谷贱伤农”、“菜贱伤农”现象,就是农民在定价权上的弱势地位的极端体现。我们一直在呼吁加快农村改革进程,加大城市反哺农村力度,但是,许多可以有效提高农民定价权的改革模式,都未能在实践中很好地加以推开。
比如,农村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国外农村自发形成的各种专业协会,普遍实行公司化运作,全力包揽农产品的信息搜集、生产协调和产品营销,下对农民,上对政府,内对生产,外对市场,农民作为个体的弱势在其间已不复存在。这一种形式,对我国那些种养专业村、品牌产品和特色区域其实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很好地保护农民,让一家一户的作业方式汇成强大的力量。
又比如,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向种田、种菜能手集中,以规模效益抵御分散经营的风险,应该是一种很好地抵抗市场波动的形式。但是,各地农民在操作上普遍缺乏一套科学规范、合乎社情民情的程序和标准;甚至在土地转让、乡村城市化方面,也因为现实缺少完善且强有力的征地补偿体系,而不敢轻易让出维系自己生命的一亩三分地。其结果就是土地的粗放经营,高投入低产出,高风险低效益。
再比如,种类齐全、保障有力的农业保险。因自然灾害频繁、价格波动大,保险公司多不愿在农村拓展业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果拥有保险这种避险工具,农民就可以更好地分配自己的各项投入,提高经营信心,进而增强定价底气。上海去年推出了“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产品,在国内率先建立财政支持体系下的绿叶菜成本价格保护体系,就很好地保护了农民的定价权,统筹兼顾了市民和菜农的利益。
这些工作,仅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显然是很难做到的,需要各级政府的参与、引导和扶持。政府不仅在政策上要大力倾斜,在资金和人力资源上也要倾力相助。上海的农业保险覆盖率之所以全国第一,与此不无关系。我们一再强调反哺农业,其实并不是把工厂建到农村、把超市通到田间就算完事,对农民的发展,也不是喊句口号、提个想法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