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也要依靠市场机制
2011-03-29   作者:陈晓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陈晓彬

  “十二五”规划把民生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地政府纷纷推出了各项“民生工程”。对于期待过上更好生活的广大老百姓来说,值得欢迎。但是,政府在积极落实这些可以彰显政绩的“民生工程”的同时,切不可忽视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市场机制往往比行政手段更适合改善民生的需要。
  促进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增进社会大多数成员的福祉,可能是各经济学流派共同追求的目标,没有一种经济学理论自称,其目标是让大多数人的日子越过越坏。但是,怎样才能让大多数人日子越过越好,各个学派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亚当·斯密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增进社会公共福利最佳制度。每个人追逐自己的利益时,“有一只无形之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想促进社会利益所得到效果还要好。”
  与斯密理论相反的观点可能要算苏联式的计划经济理论了。这个理论认为,只有靠政府有计划、按比例地规定好为社会成员生产多少吃的、穿的,盖多少房子,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就促进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增进社会大多数成员福祉的目标而言,不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历史都证明,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完全的计划经济制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各有所长,但也都有局限性。可总的说,市场经济是目前人类发现的能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促进适合消费者需要的物质和文化产品产出的体制。
  西方经济学界针对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缺陷,提出了种种改良理论,如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而中国则根据自己国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笔者坚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现实情况下,中国改善民生的最佳模式。
  拜近20年市场经济发展之赐,中国在社会财富总量极大增加的同时,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以住房为例,尽管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为人诟病,但如果没有当初市场取向的住房制度改革,恐怕城市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很难能从20年前的几平方米提高到几十平方米。
  笔者认为,有些问题确实是因为市场经济力有未逮,要靠政府的“民生工程”作为补充,但是更多问题可能是市场经济体制未臻完善所致。有的是政府不该作为时,过于作为,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挤占了民生资源;有的是该作为时不作为,让垄断、欺诈、假冒伪劣等恶行破坏了正常市场秩序,损害民生。在改善民生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当好“守夜人”,杜绝“三氯氰胺”、“瘦肉精”害人,显然比自己开养猪场、养牛场效果更好。因此,“十二五”期间政府除了努力增加那些市场无法提供,而确实有利于改善民生的公共产品外,更多的精力还应放在为完善市场机制方面,推动市场体制向有利于改善民生方向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民生银行:联手拉卡拉拓展便民金融业务 2011-03-25
· 从GDP转向民生需要痛下决心 2011-03-23
· 民生目标面临国际环境新挑战 2011-03-23
· “民生财政”正当其时 2011-03-21
· 谢旭人:今年与民生相关财政预算增近2成 2011-03-2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