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失衡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多处提到,今后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要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可见,处理发展中的“短板”,解决经济社会各领域中的失衡问题,是今后一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来,失衡问题就一直存在于各领域之中。产业发展上,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严重不足;改革步骤上,经济领域改革如火如荼,政治领域改革步伐缓慢;行政管理上,放宽审批、开放市场、精简机构等方面做得有声有色,但对垄断企业的管制过于松懈,对权力配置资源要素的约束未见多大起色;财政支出上,行政开支、城市建设、央企补贴占了太大比重,但对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公平正义上,遵循市场规律、加快法制建设成效明显,但过度垄断、贫富悬殊、以权代法等也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可见,发展失衡不仅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经济领域的突出问题,而且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将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进程,也会影响到执政党的立党根基和执政前途。
解决失衡问题需要一种大胸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肯定会触及到权力合法性、规范性和制约性的强化;加大对垄断企业的管制,也会触及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再分配、权力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损有余而补不足,还会触及到富人阶层的“奶酪”和现有制度的调整。这些,都需要我们具备一种大胸怀、大智慧。
作为一个执政党,能否公开透明、阳光执政,把权力完全置于法律和民众监督之下,并保证司法的独立和权威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执政党领导下的政府,能否勤政简政,裁权放权,斩断与市场的各种利益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既得利益者的垄断企业,能否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真正做到还利于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惟有为不易为之事,下不易下之决心,方能显出胸怀和气度,方能赢得民心。
解决失衡问题还需要一种大视野。发展失衡问题,恰恰也是“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主要特征。从世界经济历史看,成功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案例有两个,一个是日韩,一个是东欧。我国人均GDP已突破3600美元,处于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临界线。我们能否借鉴别人的经验,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和产业升级步伐艰难的局面,进而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今后几年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亚行首次提出并为胡锦涛所屡次强调的“包容性增长”,意在避免单纯追求经济增速而忽略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发展失衡的国际大视野,就是要倡导这种“包容性增长”,保护弱势群体,维护自由贸易,让更多的人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