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美巴贸易纠纷中看出几分胜算
    2010-03-30    作者:刘洪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刘洪看美国

    美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战”本月正式拉开序幕。巴西政府8日宣布,将对102种美国商品实施贸易制裁。其中对美国冰箱、彩电等电器的进口关税由20%翻一番至40%,将汽车进口关税由35%提高至50%,奶粉进口关税则由28%提高至48%,棉花和棉制品进口关税则由原先的6%至26%大幅提高到100%……
  巴西大棒挥舞,美国似乎委曲求全。在巴西宣布制裁决定的一天后,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紧急赶赴巴西利亚,希望和巴西谈判解决争端,避免最终的贸易战结果。美国贸易代表柯克也将在近期和巴西官员会晤,协商具体解决方案。
  美国最近频繁对外国商品实施贸易制裁,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承诺,要强化贸易规则,扩大美国出口,但怎么就在南美最大市场的巴西碰了壁?还有点“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无奈?其中原因,就在于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在与巴西的贸易纠纷中,在道义、法律上都处于明显下风。
  这次美巴“贸易战”的起因,就是美国对棉农的巨额补贴。巴西认为,美国对棉农的补贴极大损害了巴西棉农的利益,并于2002年将此案诉诸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世贸组织作出终裁,巴西胜诉,世贸组织并授权巴西对美国实施贸易制裁。
  因此,说巴西现在对美国发动“贸易战”,其实也是不正确的。美国传统基金会贸易专家马克海姆认为,美国目前如此处境,就是其本身违背了世贸组织协议,而且拒不履行世贸组织裁决,最终导致巴西失去耐心,因此这场贸易战实际是“美国开了第一枪”。
  当然,巴西的举动也属于有理有利有节。其针对广泛美国商品实施制裁,不过是借此向美国施加更大压力。从金额上看,8日制裁决定可为巴西多增加关税5.91亿美元。从制裁决定将在30天生效的时间点看,巴西的举措其实也颇具灵活性,给了两国政府继续谈判博弈最终达成妥协的时间。
  美国和巴西互为主要贸易伙伴之一。美巴在贸易问题上的攻防战,尤其是巴西在贸易摩擦上占据优势,对同样与美国贸易摩擦频繁的中国来说,不无借鉴意义。
  第一,中国要敢于在世贸组织框架下采取法律行动。巴西此次制裁师出有名,就在于取得了世贸组织的尚方宝剑。作为世贸组织的资深会员,美国在世贸裁决中胜多负少,但并不表明它就不存在漏洞。在中美相关贸易纠纷上,对于占理的案件,中方其实不妨采取进攻态势,诉诸世贸组织法律仲裁程序。
  美国前贸易代表施瓦布在离任前曾对笔者说,中国从美国对华一系列贸易诉讼上其实也学到了许多,因为最近两年,中国开始向世贸组织起诉美国。来而不往非礼也,从施瓦布颇为赞赏的神情看,中方适时的主动出击,也有助于赢得对手的尊重。
  第二,中国可多合纵连横,以此增加胜诉成功几率。具体到美国棉农补贴问题上,美国是世界最大棉花出口国,巴西认为美国补贴冲击巴西棉农利益,其实美国棉花出口的另一主要市场是中国,美国补贴问题同样冲击了中国棉农的利益。因此,在这些贸易摩擦问题上,中方不妨联合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共同发起法律诉讼,借助其他国家成熟的经验,取得更有利于自身的结果。美国有政府专家就对笔者暗示,如果中国也加入了巴西当年的案例,可能美国面临的麻烦将更大。
  第三,斗争也需要有礼有节。世贸组织法律程序冗长,有时即使胜出,实际效益也并不明显。以美巴这起棉花官司为例,2002年诉诸法律,2009年方作出判决,7年的拉锯战其实还并未最终解决问题,至少美国仍未履行世贸组织裁决。因此,如果一些贸易纠纷能通过双边协商解决,那自然更是上策。中美间的商贸联委会、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其实都是很好的双边协商的平台。
  但一旦中国要采取报复性措施,那就应选准对方软肋,以此实现压力的最大化,同时亦需讲究策略、留有余地,可考虑给予对方一定缓冲时间,促使双方最终达成彼此都能接受的和解协议。毕竟,贸易互利双赢,尤其是对像中美、巴美这样的贸易伙伴来说,贸易战的结果,杀敌一千,往往也会自损八百,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为之。

  相关稿件
· 钟山:人民币升值并非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良方 2010-03-25
· 3月逆差并不意味着中美贸易摩擦转机 2010-03-24
· 进口增长强劲我国或遭遇6年来首次贸易逆差 2010-03-24
· 中国启动新一轮贸易外交 2010-03-23
· 陈德铭:我国3月或出现贸易逆差 201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