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硬道理
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二)
    2009-11-25    作者:赵丹鹰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说他最关注的宏观经济指标是就业信息和采购经理指数(PMI)。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就业问题列为“目前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总理温家宝明确表示,就业率比GDP更重要。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对就业一致的高度重视表明这是衡量经济能否正常运转的非常重要的指标。而就在全球经济已见复苏曙光的时刻,这个重要指标在世界各大经济体却表现得相当灰暗。
    已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失业率突破10%,攀升至10.2%,是自1983年4月以来的最高失业率。欧元区16国今年9月的平均失业率为9.7%,创10年来最高纪录。欧盟27国的平均失业率为9.2%,创2000年开始这项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在中国,2009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总数超过2400万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说法,即使完成“保八”,今年我国就业的供求缺口仍将达到1200万,比2008年进一步拉大。更不用说,庞大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三个群体的就业难问题年复一年愈加突出。经济增长而就业效应不强,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隐忧。
    就业是硬道理。只有保住并不断增加“饭碗”,才能拉动消费稳定增长,激活经济的良性循环,使经济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业是衡量经济复苏的一个真正标志。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总统奥巴马会在近日宣称,降低失业率将成为其政府未来工作的第一重心。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资源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持并努力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对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年“保八”已无悬念的情况下,彻底转变以追求GDP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确立并完善以增加就业、注重民生为目标的新的增长方式,应该成为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之义。
    就业率重于GDP,这是决策层对“保增长”终极目的的权威解释,也是实现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的前提和保障。把促进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就可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各级政府实际还在以GDP为衡量标准的政绩观,转而更注重民生、更关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注意收入分配调整,在效率与公平上对公平给予更多关注。把促进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才能真正重视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加大对垄断行业的改革,真心实意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