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质疑我们购国货纯属歧视
    2009-06-21    沈竹    来源:央视网

    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招标中优先采购国货。包括发改委在内的中国九部委联合一发此文,就遭到西方媒体的“围攻”,指责中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美国《华尔街日报》17日援引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金的话称,“中国已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
    英国《金融时报》17日报道称,中国出台“买国货”的政策必将会引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
    《澳大利亚人报》17日以“中国购买国货条款打击经济复苏”为题发表评论:中国政府的保护主义举动,将会搞乱全球经济恢复步伐。
    对此,欧盟委员会17日表示正设法“调查清楚”。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阿马德乌·阿尔塔法赫在布鲁塞尔表示:“我们将继续非常密切地关注这起事件的发展,当然也会设法进一步调查清楚中国的政策。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讨价还价。怎么讲,这些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的事实——
    美国化程度很高的联想电脑,被美国政府排除在采购清单之外;
    美国国会年初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第1640条款这样写道:在“不违背美国对国际协定的承诺”的前提下,经济刺激计划支持的工程项目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 这被称为沸沸扬扬的“购买美国货”条款;
    即使不出台这一新条款,“中国制造”也没有机会。因为美国本来就有“购买美国货法案”:政府投资主导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所用钢铁必须为“国产”。
    WTO也有一个《政府采购协议》(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一个国家如果加入了GPA,需要对GPA的其他成员国开放政府采购市场。但我国目前并没有加入,加入GPA的谈判还在进行中。由于中国不是《政府采购协议》成员方,输美的中国钢材多用于民用建筑。
    即时加入了GPA,对本国政府采购本土国货也不是禁止保护的,更何况,加入GPA之后,我们中国的品牌也同样增加了进入美国政府采购的名单的机会。
    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在加入“WTO”谈判中承诺加入GPA,但是为了避免“与狼共舞”局面扼杀中国经济进程,我们延缓了加入GPA的步伐,以避免“马太效应”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生。今天我们在规定动作中,重申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招标中优先采购国货,于情于理都合情合理,为什么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浪浪都欲把这一既有国际惯例色彩,又没有违反任何规定的“人性化”政策激倒在地呢?
    回溯堪与此次经济危机相媲美的1929,美国国会经济刺激方案的重头戏便是1933年通过的《购买美国产品法》。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扶持和保护美国工业、美国工人和美国投资资本”。
    规定怎么保护自己的民族企业呢?
    规定要求联邦政府采购要购买本国产品——即在美国生产的、增值达到50%以上的产品。进口件组装的不算本国产品,7800亿政府救市资金只买MADE IN USA!
    价格照顾到什么程度呢?国内高于国外价格6%,中小企业产品价格高于国外12%,在这个上限以内的都优先采购美国货。成本已经是相当的宽松,这给了美国本土企业历史性的成长机遇。
    没有这个法案的出台,只靠二战,美国是远远不能如此迅速地走上经济高速发展的轨道!
    不公平竞争的旗号只是愚弄人的借口,谁的奶酪谁知道!无论是G7、G20还是希拉里、盖特纳访华,目的明确锁定在出售美国国债,精明的美国人,除了要求中国出手支援美国救市和想卖给我们你们不要的悍马,现在又来指责我们合理的救市方案,这还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一个讨价还价吗?这种讨价还价背后到底是西方媒体什么样的情绪在主导着这种片面的言论?
    我对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亲身感受是在奥运会期间。奥运会火炬传递时,我正在美国采访学习,正巧全程经历了旧金山当地干扰火炬传递的恶性事件全程直播,我集中收看了几个主流电视台对其的直播,从主播所使用的语言和态度可以清楚地了解,他们对我们习以为常的嘲讽方式,玩笑开得过分程度让我很长时间无言以对,CNN主持人Jack Kaffery称“过去50年,中国人基本上一直是一群暴民和恶棍”,并轻蔑地笑称“中国产品是垃圾”。对这些太过明显的种种歧视和挑衅信号,我作为一个国人,心底是长时间强烈的不接受、不适应。  
    CNBC “The Tonight Show". 主持人Jay Leno是美国本土著名主持人,在一次节目中笑言: You know, this year for the Chinese is the year of PIGS. So, they are happy to say "hey, this is the year of us."
    这一句笑言表露的是美国主流媒体骨子中对中国一切行为的惯性偏见。而这种偏见由来已久,费正清和史景迁少数学者对中国书写的客观态度在主流西方媒体中几乎荡然无存,似乎只有种种的偏见才是美国一贯的口味。
   从纽约坐火车去华盛顿,出了火车站,搭乘的士,司机是一个黑人,给我讲了一路的美国流行的嘲笑中国的笑话,总的一句话就是“U ARE IDIOT”!不是事实也就罢了,问题是连引用的事情嘲笑的卖点都是二十几年前的芝麻旧货,对今天的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没有起码的了解,足见美国的普通民众对当今的中国孤陋寡闻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这些都与美国媒体在中国问题上长久片面歧视的报道方式息息相关。
    最近在美国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中迅速窜红的华裔黄西更是再次证实了西方媒体的这种歧视心态。黄西的形象柔弱或者是孱弱,笑话大多是表达移民到美国后所经受的歧视和尴尬,比如“我是新移民,当年来美国后,我开着一辆旧车,车后保险杠上贴了不少贴纸,我都不懂,撕也撕不下来,我开了两年之后,才知道其中一张写着:如果你不懂英语,请滚回去。”其实,黄西的表演里有健康向上的移民精神,但看他表演的笑话,我却一点儿都笑不出来,怎么看怎么觉得难过!虽然丑角有丑角表演的方式,自嘲有幽默自嘲的方式,但问题是你哗众取宠的对象在笑的时候到底在笑你什么,嘲笑背后隐藏的美国人对中国人的所谓喜爱难道只有这一种视角?
    面对西方媒体常年片面报道中国所培育起来的一种惯常视角,  我们作为新兴市场绝不能对他们这种用哈哈镜度量我们政策的眼光视而不见,在这个问题上,尤其是我们的政府绝不能短视,对于西方媒体渲染的舆论绝不能在原则上让步!
    现在,这4万亿救市钱优先采购国货,主要目的是为了拉动内需,我认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发改委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扩大内需促经济增长决策部署等工作意见》,提出采购国货,时机把握得非常准确。2003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我国《政府采购法》,原则上规定政府采购时应优先考虑购买国货,因为没有具体的规定和细则,造成在执行上和实际效果上无法落实到各个执行部门,而从2004年,三部会审《政府采购法》,又在政策制定者中进行着强烈争议,而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环境中,如果再不出台此政策,在这个历史转折被我们视危为机的战略必定会大打折扣,大大延缓我国经济发展进程,错过扶植民族企业的最佳时机,在这个问题上,充分显示了我们政策制定者的执政策略应有的眼光。
    西方媒体的惯性思维需要在实际的交锋中磨合影响,但当务之急我认为,该出台细则的是《反商业贿赂法》,对政府采购进行公开招投标、公示、平等对待国企民企,这才是我们的媒体和民众大力监督和关注的首要问题。

  相关稿件
· “购买美国货”破坏力初显 2009-06-30
· 美国人抨击“中国购买国货”没道理 2009-06-23
· 政府采购该不该买国货 2009-06-18
· 买不买国货尚在其次,买好货才是关键 2009-06-16
· 优先采购国货是政府的责任 20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