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山前没有路
    2008-01-11    徐殿龙    来源:经济参考报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是一句中国古语,大多用来比喻事到临头,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常用以宽慰处于困境中的人。
  “车到山前必有路”,严格说来是个“励志”语,但可怕的是,一些企业管理者时不时地把它运用到企业之中。比如:企业决策遇到困难时,企业违规甚至违法强行攻关时,产品研发和投放市场情况不明时,企业发展没有明确目标时,等等,都能听到这类话。应该说,在信息不发达的闭塞年代,尤其是企业初创完全依靠创业者“单打一”式的个人英雄年代,凭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豪气、信念和一种不服输的勇气,敢于迎接一切困难的霸气,也许偶有成就。
  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越蛮干、越勇敢,越豪气冲天,吃的苦头也越多,遭遇的风险就越大,甚至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是笔者调研过的一个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创业,这个企业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知名度,企业准备图谋更大发展,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沿着原有的产业产品扩张发展,一是另辟蹊径多元化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天企业老板和几个朋友闲聊,突然听到一个科技项目的投资信息,顿时热血沸腾,激起了投资热情。回来后,立即调拨资金,不管企业实际,不看人才队伍,不作市场调研,光凭几个朋友的口头约定,将所有资金和精力都投入进去,当有人劝其多做调研时,他不屑一顾,并说,凭着他对市场的感觉和运作,肯定能做好这个项目。即使遇到困难,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结果,不到三年,项目失败,资金全赔了,人才流失了,企业奄奄一息。当他和笔者说起这段经历时,深有感触地说,搞企业不能凭热情和豪气,也最好不要逞个人一时之强,一定要经过缜密严格的论证和准备后再实施,这样才会少走甚至不走弯路。
  这个企业和前面的寓言一样,告诉我们,做事前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才行。不要总想当然,有时可能一片树叶挡住视线,造成巨大损失。一定意义上讲,大凡讲车到山前必有路者,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懒惰和情况不明寻找借口,甚至只是一种侥幸的心理作祟。现实情形是人在路上,虽然一些时候不可能预知路的尽头在哪里,也许不知道前面有没有路,但不等于可以不对前面的路况作好出分析判断,虽然不完全清楚前面的路到底如何,但从心理到实际要有多手准备,要有各种应对措施。当然,作为管理者,光有准备还不够,还要具备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就是不论前面的路况如何,都要始终清醒,指挥若定,在以己为主的原则下,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最短时间、用最佳方式、尽最大努力清除前方路上所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使企业具有非常强的抗风险能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