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事后反思 不如事前正思
    2007-11-23    徐殿龙    来源:经济参考报
  1997年,曾经名噪一时的沈阳飞龙集团总裁姜伟针对飞龙集团的失败,闭门反思自己以及企业的错误,总结出了决策的浪漫化、决策的模糊性、决策的急躁化等《总裁二十大失误》。每当看到这些“事后诸葛”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笔者以为:与其事后“反思”,不如事前“正思”!
  反思,似乎是企业管理及其决策者们日常工作和思维的一个习惯。因为他们总是想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和教训,通过反思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做到亡羊补牢,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但,往往是总结不断,反思不断。
  与反思不同的是,如果事前“正思”,未雨绸缪,谋后而动,可能就会减少很多的事后“反思”。所谓“正思”,就是对工作的深入思考和周密筹划,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及其结果进行预测,以及对事物发展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事先采取应变措施。
  “正思”与“反思”的关系是,“正思”在前,要求高,有风险。反思在后,是对发生的问题作出分析总结,无任何风险。其结果也截然不同。
  “正思”是做好工作的首要环节,就是做事前诸葛亮 见微知著,要有谋略,做好准备,考虑周全。开展一项工作,进行一个创新,尤其是带头企业发展大局的重大决策,首先也必须要做的是广泛调研,周密计划,加强预测,制定应变措施,这样就能掌握主动权,实现工作目标。“正思”是对工作的思考和筹划,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及其结果进行预测,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是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生动标志。只有“正思”到位,市场感觉才能敏感,思维反应才能超前,实际行动才能快捷,只有这样,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才不会被打败。
  但是,大多数管理者虽然也深知“正思”的重要性,但为什么做不到或坚持不下去呢?个中原因大致有:一是正思难。搞好“正思”绝非一件易事。一般情况下,搞好“正思”要有总揽全局的思想观念和撑控能力,要有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有洞悉能力,要有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要掌握具体而又可信的真实情况。而在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在拍脑袋决策之中,不愿甚至也没有能力把功夫花在这些生怕误了砍柴的“磨刀”功之上。二是“正思”隐在可能和变化之中,很难把握甚至有人不甚相信。应该说,“正思”大都属沙盘演练或预案,有很多不确定性,有的可能还是“无用功”,因此,正是这些不确定和所谓的“无用功”,使一些决策者不愿用心不花时间和经费认真去对待,更不下工夫作多种准备,才致使一旦遇到特殊情况甚至是“正思”范围的事情,也束手无策,招致大祸。三是企业的侥幸和赌徒心理作祟。一些决策者,明明觉得“正思”正确,有理并可行,但为一时的利益或利害而铤而走险,招致满盘皆输。当然,“正思”开展如何,与决策者的素质、文化、经历、资源等也不无关系。
  提倡正思,并不是反对甚至排斥反思,“正思”与“反思”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认识事物的完整过程,“正思”包含着对前一事物运动过程的反思,“反思”存在于对后一事物过程的“正思”之中,强调“正思”并不排斥“反思”,而是更好地结合和融通。善于依靠“正思”开展工作,是新时期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工作方法和态度,“正思”搞得好,能有效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少走弯路。“正思”不够或“正思”出现偏差,工作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带来不必要甚至不可挽回的损失。
  为了企业更健康更快速更长远的发展,无论何事作何决策,多一些正思,少一些反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训,也是实践的真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