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比制度还奏效
    2007-11-09    徐殿龙    来源:经济参考报
  企业管理需要制度,需要奖惩,需要很多人围着管理转,需要很多很多看得见、摸得着、能约束员工行为并引以为戒的各种各样的管理制度,但是,企业管理中,却有一个看似无形、却同样能够起到甚至是有形制度所不能起到作用的东西——“氛围”。
  一些企业家深有感触地说,良好的企业氛围可以使员工在不一定轻松但肯定愉悦的环境中富有激情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并逐渐喜欢热爱它,可以营造并保证团队成员彼此相互信任和合作;良好的工作氛围是形成企业价值观的基础,是激发员工以至整个企业向上奋争形成竞争力的基础。反之,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氛围,企业就没有凝聚力,员工往往就工作而工作着,没有激情,没有创造力,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很难有充分的信任与沟通,就无法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和学习,就会有所顾忌和保留,也就不能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这样的企业不是一盘散沙就是没有竞争能力。
  20世纪20年代,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的管理者,曾让14名男工在一个单间中进行电话线圈的装配工作。14人中有九人进行电话线圈的装配工作,三人是焊工,两人是检验工。其中把九个绕线工和三个焊工平均分成三个小组,两个检验工共同负担三个组的检验工作,工资标准是按小组的总产量制定的。该厂管理者原以为实行这套制度可以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但结果却出乎意料,这些工人的实际工作效率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差不多,而且工人并不如实地上报产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管理者经调查发现,在这个14人的小团体中,如果某个工人表现过于突出或管了点“闲事”,立即就会有一种团体压力袭来,譬如讽刺、嘲笑、暗示等。员工为避免这种压力,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压制自己的工作效率,向大家看齐。
  显而易见,企业内部这种另类的“羊群”效应氛围,对组织效能的干扰和影响是非常大而可怕的。它严重损害了员工创造力的发挥和组织的弹性设计及市场应变能力,而且,由于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管理平衡,往往是一派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管理者的良好期望,员工的主动精神以及依靠良好的团队激活、提高整体绩效水平也随之成为泡影。
  人们常说的“有形的制度,无形的管理”,这个无形就是企业已经形成的或在人们心中和行为中所感受到并付诸行动的氛围,氛围有好坏之分,好的氛围极具约束力,能催发人们积极向上,知道崇尚什么,摈弃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等等。在这种氛围里,每一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其约束,它能让每一个人在其中自觉的修缮自己的言行,修正自我偏差,自觉地去遵循各项规章制度,自我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同时,这种氛围蕴藏着无形的力量并具有极强的暗示性,就如物理学中的“磁场”一样,虽然看不见,但它的确存在,而且具有极强的辐射和吸引力。只要企业形成了好的氛围,就能促使员工形成一种崭新的精神面貌、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一种团队力量,一种无形而强大的感染力。比如,一些企业经常为员工上班看报纸这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大伤脑筋,有的不断宣传教育,有的作出规定,有的执行罚款,但效果往往甚微。但如果企业形成了上班不看报纸的好的氛围,则会出现另样情景:大家都在忙,大家上班都不看报纸,谁看了谁就遭到鄙视,谁都不好意思了,这就是氛围的力量,它有时比制度还奏效。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