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最近一段时间,太湖、滇池相继暴发大面积蓝藻,内蒙古甘肃刮起罕见特大沙尘暴,无锡等地居民出现饮水困难。炎炎烈日下,总理、副总理纷纷赶赴污染现场并紧急开会部署,国家环保总局使出“最后一招”对四大流域实行“流域限批”……在短短十几天里,近年来少有的、高密度的“重磅”环境新闻,压得人们似乎喘不过气来。 引起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条,恐怕是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许多地方片面追求速度、财税收入和经济规模,忽视科学性、可持续性和发展质量,最终导致了环境成本的加大、生存条件的恶化。虽然在官员政绩考核的体系里,速度和GDP已逐渐让位于增长质量与社会和谐等指标,但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定势,仍使这种冲动具有很强的顽固性。不然,一些官员怎么到现在还会发出“宁可呛死也不能饿死”这样的“豪言壮语”呢? 环境灾难没有受到有效监控和及时整治,原因固然也很多,但最主要的一条,恐怕在于“全能政府”的身上。何谓“全能政府”?简言之,就是政府无所不能、无所不包。表现在经济上,就是把发展的主导权、政策的制订权、成本的掌控权和环境的监管权都完全集中在自己手里,“自己决策、自己立项、自己开发、自己监管”。这样难免就会顾此失彼,或者厚此薄彼,甚至“监守自盗”。许多屡禁不止、久治不愈的污染顽症,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全能政府”还会利用行政权力任意调配社会资源,毫无顾忌地介入经济的微观领域和企业的竞争过程,最终形成一种完全体现其意志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由政府主导,并由政府特点所决定的粗放、不尽科学甚至违背市场规律的增长方式,不仅带来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导致了投资增长过快、城乡发展进一步失衡。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缺乏有效监督的前提下,这种增长模式还会促成日趋庞大的“权力资本”,使社会的利益天平发生严重倾斜,产生严重的社会不公。可以这么说,改革发展到今天,许多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脱不了干系。 当然,“全能政府”带有时代的烙印,有着现实的局限性。比如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让一些政府部门的思维观念总是难以摆脱旧有的东西,而市场经济变革所带来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以及政府自身对政绩的追求等等因素的影响,又使得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对放权给市场总是持一种怀疑与否定的态度。造成政府有限的能力,却要面对无限的市场,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所以,我们还需要更大胆、更豁达地去拥抱市场。落实到政府身上,就是要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变“权力政府”为“责任政府”,变“全能政府”为“专门政府”。 大量的环境灾难已经表明,自己决策自己开发又自己监管的“全能政府”已经不能再往前走了。经济增长中,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不协调的政府主导方式,必须转变成市场主导、政府调控的方式。 政府必须而且只能通过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来化解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尽量让市场规律发挥作用。只有这样,环境监管才会真正到位,经济规律才会真正“显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