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近来有些烦,一种没来由的烦。而且,左邻右舍中同样烦的人好像还不在少数。什么事呢?孩子们说话就要上初中了。 孩子的个头一天天长大,学识一天天增加,但现代的父母们对此似乎已鲜有成就感。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刚刚进入上升通道,马上又得开始忙活子女的升学和就业了。家里家外的责任和众所周知的诸多不确定性,压得父母们个个头昏眼花、腰酸背驼,“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的老话,于今早已变成“儿孙要有儿孙福、得为儿孙做马牛”了。孩子求学路上的诸多道坎儿,都是父母心头的一道道“痕”。 简言之,“烦”的感觉就是“没着没落”、“不踏实”。如今的小升初,因为倡导“素质教育”,所以考试是没有了,除了特长生,各个学校的单独测试也叫停了。但是,优质学校就那么几个,蜂拥而至的学生足可撑破学校的大门,不测试怎么招?北京35中的一个“共建单位”,今年报名的学生就有180人之多,但学校只能给他们十几个名额。他们除了内部考试淘汰之外,还能有更好的办法吗? 北京市今年还提出,学校不得要求报名者提供各类荣誉和考级、竞赛证书,不得将市级三好学生的证书、公共英语等级的证书作为录取的依据。要看,只能看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 我是知道所谓的“综合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这种东西的,其文字非常模糊、笼而统之,老师碍于情面也经常“报喜不报忧”,所以学生之间的差异非常之小。以此来录取学生,恐怕是“瞎子摸象”。有人戏说:今年的“好学校”招生要靠抓阄喽!或者,继续比比谁的关系硬,比比谁的腰包鼓!如果这样的话,那真是一种悲哀——家长的悲哀,教育的悲哀,和谐社会的悲哀。 以“不考不测”的一刀切,来对应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显然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科学的,就像一块木板与一个齿轮永远不可能啮合在一起一样。既然学校还存在好坏之分、重点与非重点之别,那么,让学生“就近上学”永远都是一厢情愿。要么统一考试,有一种硬性的杠杠,要么改变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消除人们择校的冲动,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也是消除民怨的不二法门。 从义务教育的长远发展来看,以考定招恐怕还是走不通。因此,打平各个学校资源的做法可能是惟一选择。北京市近年来搞过一些尝试,比如把某个区分成若干学区,每个学区内的教育资源完全共享;比如把优质资源学校的教师和校长,适当轮换到其他较差学校。但是,这些都只处在起步阶段,仍难改变资源不均衡的现状,也消除不了人们对学校差异的习惯性看法。安徽铜陵用10年的时间才把教育资源均衡化,北京等地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北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取消所谓“重点”或“示范”学校的命名,至少在负责义务教育的学校里,只能有大小、远近之分,而不能再有高低、优劣之别。同时加大对边远、弱小、质差学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消除各个地区软硬件和教师待遇的差别,让每个学校都能在同一平台上教学。在财政困难的地方,可以进一步向民间资本开放教育领域,并控制其收费水平,规范其经营,以达到有效补充教育资源的目的。 总之,没有资源的均衡,就没有教育的公平。进而言之,除不掉孩子们择校的茫然和惶惑,就挥不去父母们心头永远的“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