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重组热潮像潮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上市公司中的ST类公司,正在上演一个又一个“奇迹”。随着这种“奇迹”的诞生,这些ST类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如火箭一样上升,最高的股价涨幅达到了原来的十多倍。 如果熟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轨迹,人们就会发现,这种海潮般的波浪总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大面积资产兼并,中期海南岛、北海等地的地产投资热潮,90年代末期的互联网的狂热投资,投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汹涌澎湃,扑向一个又一个热门领域。这种领域有的只是一个概念,有的则是没有大规模经济支撑的行业,还有的纯粹是一种投机的炒作。但是,不管这些是什么,只要潮头一起,资金便如万马奔腾,无法阻止。 但是,当这种汹涌的潮水退去后,人们发现的却是资金大幅度缩水后的“资金骨骸”,以前的概念、题材、愿景变成了瞬间消失的海市蜃楼,最初的梦想与期望一时间灰飞烟灭。尽管如此,人们总是善于忘记,当新的潮水又一次涌起,同样的热情、同样的冲动、同样的行为会又一次重演,过去的痛苦在时间的消失中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什么这种现象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出现?笔者以为,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浮躁的心态。总希望以最快捷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目标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就是快速地发财、赚钱。人们总是过高地看中机会,并且总是在寻觅着机会,当某种被认为是机会的现象出现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投身在这种被公众认为的机会里面,不管这种“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也不去更加深入的分析与了解。 结果如何呢?正如许多国内外经济观察人士得出的共同结论:当潮水退却后,90%以上的投机者都是失败的。 其实,真正基业常青的公司基本的驱动力并不是那种梦想一夜暴富的投机者(投机者总是把机会看得高于一切,而缺乏持续的、广阔的、坚实的价值视野),反而是那些有自己的使命感、价值观、善于在某种价值体系下长期坚持的公司。比如,默克公司把拯救人类的生命作为公司长久的价值,并用行动来体现这种价值追求;索尼的公司目标是让人们能够最充分的发挥创造性,并且把这种创造性变为造福人类的产品;福特则是要让人们拥有能够买得起的交通工具,所以,它开启了T型车的时代,把原来昂贵的汽车变成了大众消费品;比尔·盖茨的理想是人人都能方便地使用计算机。正是这种公司价值观,使这些公司避开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波动、甚至是经济危机,持续地成长,最终作为一种公司领袖的形象出现在世界的面前。 所以,当人们致力于公司的创造时,要想真正地长久发展,就不能完全依靠投机,不能在投机的氛围里变的浮躁。要有长远、坚实、广阔的视野和联系社会发展纽带的价值观,要能耐住寂寞,在这种寂寞中持续地奋斗,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这样,才能真正开创长久的伟业,才能够在经济波动的大小潮流中持续生存,才能够真正地贡献给时代、社会、公众真实的价值和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