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现代企业已经进入战略制胜时代。现代企业和企业家建立战略思维新模式的必要性已经毋庸置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操作,都表明企业家首先应是一名战略家,正如军事家首先应是战略家一样。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说:“对没有战略的企业来说,就像在险恶的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穿行,最后很可能迷失方向”。 “战略”最初指的是军事战略,只用在军事领域。其本义是对战争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划。后来,“战略”的词义被引申了,目前至少有三种引申义:第一种引申义指的是对企业竞争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划;无论是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论》,还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就是对“战略”这一种引申义的具体运用;“战略”的第二种引申义突破了企业竞争领域,泛指对各种行为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划。“战略”第三种的引申义,指的不再是对某种行为的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划,而是指谋划出来的某个重要结论。 但是,就企业如何制定和运用战略,在我国理论和企业界存在着一些偏差和误区,主要有: 战略即务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战略”视同“规划”,规划以其较长的时间规定性而往往被企业家视为战略;二是认为战略解决不了当前问题。 战略不能量化,不具有操作性。把战略与务实的方法完全割裂开来。认为战略是分析和判断,战略本身不能量化,可量化的是计划,具有操作性的是方法。 战略是一种抱负。经常听到的“我的战略就是成为第一,要做老大”,“我的战略就是要跨越式发展”。其实这不是战略,只是希望而已。 重要的东西都是战略。如:“品牌战略”、“质量战略”、“营销战略”、“技术战略”等。一个企业只有一个战略,不能有很多的战略。 战略就是愿景。如:“我们的战略就是为社会制造出重要的产品”,或“为人类提供服务”。
战略只是老板和领导的事,和每个员工没关系。如果员工没有正确的战略观念,也不可能正确领会领导和老板战略意图,而不能正确领会领导和老板战略意图的员工,他的执行必然是被动和消极的。 正是这些偏差和误区,使企业界、理论界,对究竟什么是企业战略,企业如何制定有效的战略,至今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以至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要么唯战略至上,要么视战略无用。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和界定上的误区,使多少企业走了弯路,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给中国企业发展都带来致命的影响。 从认识、理论、实践上弄清战略的定义及其内涵等问题,对当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企业来说,把握一个比较正确的观念及思路,以谋取今后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企业战略既要有方向,更要务实,因此,企业战略的定义应是,战略不仅是一个目标,也应该包含方法。既要有一个非常明确而又能激发所有员工潜能的奋斗目标,还要有企业上下“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目标的战略是没有前进和奋斗方向的,没有操作方法的战略是束之高阁、漫无边际、很难把握并风险很大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业研究生院威廉·纽曼教授认为,“企业战略是确定长远的主要任务,以及为完成这一任务而采取的主要行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