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据《成都商报》报道,目前在成都,一个墓穴最高被炒到50万元,比普通一套房还贵。最便宜的墓穴,也在一万元以上。有人因此慨叹:现在连死都死不起啊!
人的生生死死,都少不了一个栖身之地。活者居有定所,死者入土为安,这是中国人的一大习俗。所以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谁都愿意花钱买房(咱们的房产拥有率因此才居世界前列);一旦撒手人寰,后辈们为之寻一个好去处以求生死两安,也是情理中事。
不过,这种事一旦与迷信扯上关系,味道就不一样了。迷信的说法管房子叫“阳宅”,管墓穴叫“阴宅”,风水好的“阳宅”、“阴宅”都可以庇佑子孙、荫及后世。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者,民间大有人在。应该说,一些“贵族墓穴”被炒得离谱,与这种说法不无关系。而且供求双方在交易的时候,彼此都是心照不宣的。所以,对这种“高端消费”制止显然是不理智的,就像无法制止别墅的建造和销售一样。政府惟一可做的,就是把税率提高、足额征税。
但是,如果这种高价趋势波及到整个行业,影响到了普通消费者的正常需求,那么政府就不能不管了,就像在房价被抬高到普通人难以承受的时候。成都这种最低都要上万元的墓穴或塔位,一般的低收入者恐怕是很难买得起的。那么,政府应该怎样干涉呢?实行价格审批制,显然有悖放开的初衷;统一规定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也不符合市场竞争的本质。难不成,也要像房地产业那样,规定“两个70%”--“中小户型”的墓穴占到全市总量的70%,或者低价位的墓穴占到该项目的70%?要知道,一户人家才需要一套住房,而一个逝者就需要一个墓穴(塔位),其“行业规模”更加可观,与每个人的关系更加“密切”。
因此,我们不能排除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里,墓穴业出现下面情形的可能:
情形一,为让低收入者死得其“所”,政府迅速向墓穴开发商提供一些优惠地块,并对“入住”逝者的生前收入进行严格审查,因为这叫“经济适用墓”;
情形二,为了不让墓穴开发商挂羊头卖狗肉,也为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政府拿出一笔资金补助那些即将驾鹤西归的低收入者,这叫不补“砖头”补“人头”;
情形三,为鼓励墓穴开发商多造廉价墓、小型墓、大众化墓,政府连续出台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并对企业降低墓穴成本的技术开发给予财政支持,这叫多用市场手段而少用行政干预……
墓穴业与房地产业一样,都需要土地,都关乎民生大计。所以,两者都少不了百姓的关注,也都离不了政府的监管。
现在,该是政府出手的时候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