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经济参考网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体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首页 >> 正文

多家公募官宣承担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 进一步让利投资者 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推进
2025-03-29 记者 罗逸姝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正在不断推进。为进一步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截至目前,已有80余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将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调整为由基金管理人承担,而非从基金财产中列支。与此同时,进入2025年以来,基金管理费、托管费率降低的“浪潮”已逐渐由主动权益类产品、债券类产品扩展至各ETF和QDII基金。

潘悦 制图

指数使用费迎来大调整

“为降低投资者的理财成本,经与基金托管人协商一致,自2025年3月21日起,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基金管理人’)旗下部分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调整为基金管理人承担,并相应修订各基金的基金合同有关内容。本次调整后,基金管理人旗下全部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均由基金管理人承担。”日前,南方基金发布的一份公告显示,旗下共34只指数产品自3月21日起完成了指数使用费的调整。

这也被业内认为是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又一落实举措。记者初步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80余家基金公司公告对旗下产品的合同条款进行调整,将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调整为由基金管理人承担,涉及产品数量近700只。

据介绍,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指的是指数基金支付给指数公司的指数许可使用费,按照惯例,指数使用费一般每日计提,按季支付,且按费用实际支出金额列入当期费用,由基金托管人根据基金管理人指令并参照行业惯例从基金财产中支付。

此前,监管层曾对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的收取方式进行过改革。2020年7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3号——指数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新申报产品标的指数许可使用费由基金管理人承担,不得从基金财产中列支,进一步降低基金运作成本,已核准或注册的指数基金可参照执行。该指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按照“新老划断”的原则收取,调整后,上述公募旗下全部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均由基金管理人承担,2021年2月1日之前成立的老产品的指数使用费未作强制要求。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继近期80余家基金公司公告将指数基金使用费调整为由基金管理人承担的举动之后,指数基金投资者持有成本进一步降低,这将有利于更好发挥指数基金的资产配置功能,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并推动指数基金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

“费率下调可能会引发市场竞争加剧,迫使基金公司在指数产品的设计、服务质量和投资业绩等方面进行创新和优化。同时,较低的费率减少了交易的成本,从而鼓励投资者采取长期持有策略而非频繁买卖,这对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性是有益的。”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降费产品种类不断扩容

伴随费率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募基金管理费、托管费的调降产品类型也从主动权益类开始逐步拓展至ETF产品以及QDII基金。

2025年以来,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万家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旗下QDII产品启动降费。同时,摩根资产管理、宏利基金等外资公募机构也宣布调降旗下混合型、股票型公募产品费率。

例如,招商基金此前公告称,旗下招商普盛全球配置证券投资基金(QDII)的年管理费率由1.50%降至1.20%,年托管费率由0.25%降至0.20%。汇添富基金则表示,旗下汇添富全球医疗保健混合、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灵活配置混合、汇添富全球消费行业混合、汇添富全球汽车产业升级混合的年管理费率由1.80%降至1.20%,年托管费率由0.35%降至0.20%。

此外,还有外资公募机构近期宣布调降旗下混合型、股票型公募产品的相关费率。例如,宏利基金此前公告称,自3月31日起,宏利价值优化型成长类行业混合、宏利行业精选混合、宏利效率优选混合、宏利市值优选混合、宏利红利先锋混合等18只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年管理费率由1.50%降至1.20%,年托管费率由0.25%降至0.20%。

专家表示,费率改革短期来看或对公募机构运营产生了一定压力,但长期来看,对投资者权益保护和市场健康发展意义深远。

“费率改革给基金公司带来了短期的经营挑战,但从长远角度看,它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并最终实现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田利辉表示,随着利润率的压缩,一些小型或表现不佳的基金公司可能会难以维持独立运营,推动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行业格局或面临洗牌。同时,降费将迫使基金公司寻求新的增长点,例如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或是探索新的业务领域。

销售费率改革或将至

“为更好维护投资者权益,我们(证监会)还积极推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分阶段降低综合费率,预计每年为投资者节省超过450亿元成本,同时也让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更为紧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

目前,我国公募基金的三阶段费率改革正在按照“管理费用—交易费用—销售费用”的实施路径稳步推进。据东吴证券非银团队测算,2024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交易佣金这“四大费用”合计同比下降12%至939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123亿元。2024年上半年,管理费、客户维护费(尾随佣金)、托管费、交易佣金分别同比下降14%、20%、9%、31%至204亿元、162亿元、135亿元、66亿元。

“基金费率调降直接降低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能够助力提升投资者的净收益,特别是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费用的降低可以显著增加最终的投资回报。”田利辉表示,费率改革促使基金公司更加透明地展示其费用结构,进而助力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

此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吴清表示,要进一步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在已经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

“对市场来说,降费是大势所趋,也能促进行业竞争,让真正有实力的基金公司脱颖而出。”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委员、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对记者表示,未来费率改革将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推广零申购费、长期持有费率递减等方式。同时,或将出现业绩挂钩模式,基金公司不再“旱涝保收”。

在田利辉看来,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下一步重点集中在费用结构进一步简化、定价差异化、监管与自律管理强化和技术创新驱动效率提升四个方面。“建议继续推动费用结构的简化,使得各项费用更加直观易懂。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差异化的定价方案。”他表示,随着费率改革的深入,相应的监管措施也需要跟上步伐,包括加强对费用披露的要求;强化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同时,可利用金融科技的进步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而为费率的进一步下降创造空间。

“对基金公司而言,长期来看,以营销费用为核心的销售驱动模式会逐步退出,而以产品力、品牌力渗透客户心智的销售模式则会逐步崛起。”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