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开年·展望|车企“进化”:AI驱动升维“抢滩”未来产业
2025-01-03 记者 王鹤 王钊 来源:经济参考报

  “汽车行业在人工智能(AI)时代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在路上’是智能汽车;‘飞上去’是飞行汽车、低空产业,‘立起来’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智能汽车产业正在进一步发展为聚合型智能产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近日如是感叹。

  2025年,“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汽车产业的新战略机遇。在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这些时下最热门的万亿未来赛道中,汽车企业蜂拥而至,而正是技术与供应链的“共振”让汽车企业在这些未来产业中占据先机得以“抢跑”。

  “在路上”:汽车智能化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AI正在改变汽车:基于高算力AI芯片、AI大模型算法、海量驾驶数据,通过数据投喂和训练,实现自动驾驶乃至未来的无人驾驶、智能座舱、智能交互、智能服务等全方位智能功能。

  基于强大的AI能力,特斯拉此前发布了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Cybercab”,并宣布将在部分已有车型上实现无人监管的FSD技术。风向标企业的动作进一步加快了汽车的AI进化速度。

  长安汽车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说,当前汽车智能化渗透率已超过50%,代表了智能化进入了真正的拐点,“软件定义汽车”正逐渐变成“AI定义汽车”。

  “汽车产业的技术高地和汽车企业的战略竞争支点正在向AI驱动的智能化快速迁移,过去的竞争力已经很难支撑汽车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未来的发展必须基于高地和支点,建立以AI驱动的智能化发展,实现战略迁移。”张永伟说。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也认为,人工智能最好的应用场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应用产业就是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成功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一定是成功的AI公司。

  近几个月“起势”的小鹏汽车,2024年上半年销量十分低迷,一度被质疑将“下牌桌”。在旗帜鲜明地宣布要打造成全球AI汽车公司后,小鹏发布智能驾驶汽车MONA M03和“新物种”首款AI汽车小鹏P7+,让AI汽车概念深入人心,小鹏也实现销量快速上涨。小鹏还计划在2026年正式推出Robotaxi。

  “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要求从‘有没有’进入到‘好不好’的阶段,高度关注智能化水平是否‘好用’‘好玩’。下一阶段汽车行业将进入全面AI化竞争。”张永伟说。

  “飞上去”:低空飞行器引众多车企抢先布局

  低空经济是热得发烫的未来赛道,低空飞行器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制造以及“飞起来”所需的“四张网”设施网、服务网、航路网、空联网大多都与汽车产业,与电动化、智能化有紧密联系。

  国内外众多车企纷纷抢先布局。丰田汽车累计投资美国eVTOL制造商Joby航空8.94亿美元,欧洲汽车巨头斯特兰蒂斯集团则与另一家美国eVTOL制造商Archer航空达成合作协议。

  中国车企走得更快,投入更多。长安汽车计划未来投入1000亿元,推动飞行汽车产业发展。2024年12月21日,长安与亿航智能签订合作协议,拟对飞行汽车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广汽集团日前推出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未来将基于飞行汽车产品及多维度交通场景,搭建Robo-AirTaxi端到端的低空立体出行体系。

  小鹏汽车旗下小鹏汇天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最近完成“打卡”陆家嘴,实现了上海首飞。在2024年11月的中国航展上,“陆地航母”已收获3000多个B端订单。

  对飞行汽车的投入,吉利最早行动。2015年,吉利控股收购了美国公司太力飞车,2019年入股德国飞行汽车公司Volocopter,2020年合并太力飞车投资建立沃飞长空。

  沃飞长空副总裁兼首席公共事务官肖前质透露,沃飞长空的6座有人驾驶eVTOL产品AE200已完成适航审查,2025年全面转入载人适航验证阶段,预计最快在2026年年初获得适航证(TC)。

  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告诉记者:“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车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入低空经济、飞行汽车领域。”

  “立起来”:车企悉数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广汽集团近日在上海发布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GoMate是一款全尺寸轮足人形机器人,可在安防、康养、汽车后市场、物流、教育等场景实现广泛应用。广汽集团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介绍,GoMate是广汽集团为未来生活打造的全新“智能工具”,公司已制定了清晰的量产规划,2025年自研零部件实现批量全球发售,GoMate整机在不同行业实现示范应用,2026年整机完成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

  不止广汽集团,近期多家汽车企业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比亚迪2023年入股初创企业智元机器人,近日,比亚迪发布具身智能研究团队的招聘信息,研究方向包括算法类深度学习、控制算法、伺服驱动器和结构类人形、双足、四足和多模态机械结构等,宣告比亚迪正式投身具身智能产业。

  小鹏汽车2024年11月发布自主研发的AI人形机器人Iron。该机器人“大脑”采用小鹏汽车自研图灵AI芯片,拥有3000T算力,已在小鹏汽车的广州工厂投入P7+车型的生产实训。

  奇瑞汽车与AI公司Aimoga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Mornine,并为Mornine设定了第一阶段入门店做导购的角色。

  长安汽车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称,公司将开展类人机器人、汽车生态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布局,计划5年内投入超500亿元,布局海陆空立体交通方案和人形机器人领域,2027年前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

  久未露面的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日前也对人工智能“侃侃而谈”,他将人工智能视为“未来的全部”,称理想未来100%会做人形机器人。他认为,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机器人。“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我们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

  东风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尤峥透露,东风2024年9月发布了新战略,未来将打造具身智能的八大技术引擎,加快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增强转型发展的科技引擎。

  新起点:技术与供应链“共振”指向聚合型智能产业

  “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计划进入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赛道,现在也许相当于2007年的移动互联网,或者2012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说。

  A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汽车智能化之路带来了全面变革,人工智能是市场热点也是汽车产业的新起点。

  不久前,人工智能的标杆企业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公开称,未来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三大机器人应用即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

  这一观点已成为全球行业共识。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金桥说,无人驾驶是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大模型落地最重要的一个载体,两年之后是人形机器人,这两大领域都是10万亿元规模的市场。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车企之所以能够“丝滑”进入这一新赛道,最重要的原因是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在软硬件底层技术、供应链体系、生产环节均有较强的协同与共振。业内人士介绍,车企在自动驾驶、传感器、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开发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在供应链上存在大量重叠,同时,汽车工厂也是人形机器人应用的重要场景,可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商业闭环,并且可以外溢到更多应用场景,加快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步伐。

  “低空经济是公认的万亿级市场。”肖前质说,eVTOL之所以能在中国快速发展,车企之所以纷纷入局,正是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累,eVTOL可以共用新能源汽车80%的供应链体系。凭借供应链和技术优势,中国eVTOL有望实现更快发展和更低成本。

  “下一阶段汽车行业将进入全面AI化竞争。”张永伟说,汽车产业的技术高地和汽车企业的战略竞争支点正在向AI驱动的智能化快速迁移,过去的竞争力已经很难支撑汽车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未来的发展必须基于高地和支点,建立以AI驱动的智能化发展体系,实现战略迁移。

  张永伟说,立足汽车技术链与产业链,进一步发展聚合型的智能产业,具身智能或者说人形机器人技术就是代表,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溢出效应。

  “汽车是标准化的能够承载AI大模型物理世界的载体,未来可能有更多机器人的形态、具身智能的形态。”长安汽车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指出。

  业内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引领汽车行业新一轮变革,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车企需不断创新并加强合作,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在新的发展领域形成自己的AI竞争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