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2024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强基韧链 推动产业基础创新发展
2024-12-16 记者 吴蔚 刘璐璐 来源:经济参考报

  12月10日,2024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暨首届产业基础创新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牵头承办的此次大会以“强基韧链 新质发展”为主题,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产业基础的创新发展路径,为我国产业基础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制造业竞争力重在产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基础产品供给能力和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培育了一大批基础领域的领军企业,超六成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九成的单项冠军制造业企业从事产业基础领域的研制生产,已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生力军。

  本次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和陈学东分别就工业强基和产业基础创新发展发表了深入的见解,强调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对于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的重要性。

  学术报告环节,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屈贤明以上海市为例,分享了产业基础高级化的发展路径和成功经验。中国工程院院士谭久彬从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的构建出发,阐述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企业家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分别从大飞机产业和锂电池工艺装备的角度,分享了他们对于产业基础创新的实践和思考,为与会者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启示。

  产业基础创新成果丰硕

  数控机床主轴、智能网联汽车用高可靠声学器件、高压电缆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高强度紧固件、高速连接器……与大会同期举办的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成果展吸引了众多与会者关注。展览从标志性产品、应用推广成效以及推进模式等三个维度,生动展示了我国产业基础创新的丰硕成果,展现了从基础领域产品和工艺创新,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和迭代升级,再到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完整链条。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务院国资委持续开展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针对重点基础产品工艺,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目前,“一条龙”应用计划已覆盖全国30个地区,围绕113类关键基础产品和工艺部署创新应用项目,遴选出165家推进机构带动1600余家上下游产学研用主体开展协同创新。据悉,“一条龙”应用计划的重点项目销售额平均增长率达到62%,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平均提升了13%,该计划已经成为促进重点产品产业化推广的一个有效途径。

  记者还从本次大会获悉,今年上海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的规模达到了1.9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的比重也持续维持在43%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15年排名全国第一。

  为产业基础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产业基础年度发展报告(2022-2023)》《上海市产业基础高级化评估报告》《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成效图册(2024)》……本次大会上,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发布,以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我国产业基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由国家产业基础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联合编著的《产业基础年度发展报告(2022-2023)》(下称《报告》),从行业、地方、国内、国际四个方面详尽阐述了我国产业基础领域在过去一年的显著成就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报告》的发布对于政府决策、企业战略规划、学术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将推动我国产业基础的持续进步,助力实现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

  《报告》指出,自2014年以来,“工业基础”概念已从理论转化为全社会共识,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2023年我国产业基础主营业务收入达12.83万亿元,占制造业总体规模的9.63%,显示其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我国基础领域在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上取得显著提升,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更加紧密,推动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业界人士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工作的推进,产业基础的创新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产业基础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构建更为坚实、韧性更强的产业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