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守护“大山精灵”
2024-11-26 记者 谭元斌 来源:经济参考报

  11月18日,第六届鄂西渝东陕南自然保护地联盟生物多样性保护联防联管工作会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召开,已运行多年的“鄂西渝东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正式扩容成为“鄂西渝东陕南自然保护地联盟”。在新联盟框架内,鄂西、渝东、陕南相关自然保护地将加强合作,协同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本次工作会由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川金丝猴、林麝、珙桐、红豆杉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今年,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对川金丝猴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的川金丝猴种群数量从原来的600余只增至目前的800余只,增长约33%。近三年来,保护区内川金丝猴红外相机有效监测点位明显增多,也表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狩猎人”变身“护林人”

  初冬,正是川金丝猴在保护区低海拔区域活动最频繁的时节,护林员蒋邦琼一如既往地在自己负责的管护片区开展巡山和红外相机监测工作。

  蒋邦琼今年46岁,曾经是一名狩猎人,2013年12月成为护林员。他负责9号片区的森林资源管护,面积1.5万余亩,日常工作包括巡护、森林防火、红外相机监测等。在9号片区的高、中、低海拔三条样线上,共布有50台红外相机。蒋邦琼每两个月进山收数据、换电池一次,每次耗时约一个星期,徒步约110公里。

  山高路陡、沟壑纵横,无通讯、无交通,背着干粮、睡袋和生活用品,经常在路边山洞或驿站露宿的蒋邦琼,每年要在荒山野林中徒步超过2000公里。

  森林防火是重中之重。平时,蒋邦琼通过宣传车、宣传画等途径向村民们宣传防火知识。重点防火期,他在管护点设卡值守,详细检查进山人员和车辆。兢兢业业的他,连续10年被保护区评为优秀护林员,2023年被评为全国最美优秀护林员。他说,将用毕生来守护大山精灵。

  一大批护林员像蒋邦琼一样常年奋战在生态保护一线。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划分为22个片区,共有22名护林员负责日常巡护和监测,处理各类突发应急情况。

  “近几年,我们救治了川金丝猴、凤头鹰、灰林鸮等野生动物。长期监测和及时救治有效保护了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障了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地的安全。”保护区管理局防治救助科副科长孙长奎说。

  守护森林资源的千里眼、顺风耳

  11月17日,在保护区内,护林员谭骞熟练地调试着红外相机。

  红外相机为热感成像,可自动抓拍野生动物活动轨迹。护林员通过野生动物的足迹、粪便寻找兽道,选择坡缓地带安装坐南朝北的红外相机,相机离地约0.6米至1.2米,并且保持45度斜角,这样野生动物经过时就能清晰地拍下全貌。

  谭骞告诉记者,红外相机依靠8节干电池供电,因为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两个多月,所以护林员一般每两个月进山收数据、换电池。数据取回后,由样线监测员整理,并将原始数据和整理后的数据交给资料员汇总,供科研人员研究使用。

  “通过红外相机画面,经常能看到川金丝猴、黑熊、梅花鹿、红腹锦鸡等野生动物求偶、嬉闹、交配的画面,也有两种以上的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长期监测发现,川金丝猴平常在海拔1500米左右活动,现在这个季节主要在海拔800米左右活动。”谭骞说。

  今年,保护区管理局建成全域智慧监测平台,红外相机增至400余台,有效监测数据达20太字节,实现对野生动物活动、森林火情等全方位、全时段监测。

  不仅如此,保护区管理局还利用项目资金修建管理站、管护点、哨卡、科研监测中心等,按照“一片区一管护点一护林员”配置开展日常巡护巡管,实现资源全域网格化管理。同时,选派机关技术骨干到辖区涉林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让看得见的“绿水青山”变成摸得着的“金山银山”。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传统种植养殖方式带来的秸秆焚烧、畜禽粪便直排、农药化肥超量等问题是生态保护亟待破解的难题。今年,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南京大学、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在保护区探索推广生态堆肥技术,取得良好效果。

  “一开始老百姓积极性不高,我们就发动护林员先行动起来,当看到秸秆、粪便、厨余垃圾发酵无臭味无蚊虫且能成为有机肥,老百姓便有了兴趣。我们立即采购多台玉米秸秆破碎机,为保护区内及保护区周边的村民义务破碎秸秆。”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钱才东说。

  今年,保护区建成200个堆肥池,义务为辖区村民破碎秸秆70万公斤,基本实现生态堆肥技术全覆盖,既有效利用资源,又消除了秸秆焚烧风险。

  通过专家示范和培训,生态堆肥技术得到了推广普及。如今,村民们将破碎的玉米秸秆、厨余垃圾、树叶等加入猪粪、羊粪,发酵半个月就能做成有机肥。

  巴东县是长江入鄂第一县,肩负着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重大历史责任。促进当地生产生活转向绿色低碳,是共抓长江大保护交出的又一份成绩单。

  为了答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必答题”,保护区管理局支持茶叶企业在不违背政策前提下收购、加工辖区野茶。通过“品牌+技术+资源”,让野茶鼓起村民们的钱袋子,仅小神农架村一季野茶就为村民们带来约200万元收入,让村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保护的好处。

  多措并举,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生态保护基础更加厚实。目前,保护区管理局已完成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专项调查,建立川金丝猴野生动物动态监测体系,并出版了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图鉴、川金丝猴种群数据分析报告等系列科研成果。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多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摸清资源底数,开展川金丝猴种群调查、鸟类专项调查等系列资源普查工作,按照五年发展行动规划,积极申请加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全力创建国内一流示范保护区。”钱才东说。

  (焦国斌、孙长奎、陈奎参与采写)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