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近日在江苏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南京农业大学共同主办,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与会专家表示,农业科技创新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支撑,要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现代化,以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表示,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他强调,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农业部门能够保持稳定有序增长实属不易且意义重大,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供需紧平衡、资源性农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会是长期趋势。新质生产力为我们展示了未来农业新场景,提供了最大化减少天赋资源对粮食生产约束的新思路,新质生产力作用于粮食安全要做到有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工具手段、新的从业者和新的生产方式。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强调,农强方能国强,粮安方能国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疲软、极端气候频繁、地缘政治冲突和逆全球化趋势等不确定因素交织叠加,全球粮食供应链脆弱性显著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研判当下农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探讨如何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构建确保粮食安全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为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指出,农业科技创新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力支撑。要把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统筹应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之中,统筹应用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他强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一是要坚持新的发展理念;二是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三是要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现代化;四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需要出发,切实解决乡村全面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问题;五是要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作用,围绕重大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展科研攻关。同时,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构建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二级巡视员张海阳指出,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收入问题是检验“三农”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对保证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要通过加强农民增收的顶层设计,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体制机制,完善农民增收支持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