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弘扬传统医药 创新健康之路 第六届瑶医药·传统医学学术大会在上海举行
2024-10-28 记者 曾德金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网

10月27日,第六届瑶医药·传统医学学术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以“弘扬传统医药,创新健康之路”为主题。

据了解,瑶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当前,瑶医药面临现代化机遇,需要以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为立足点,推动瑶医药学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此次大会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校友会、上海市静安区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北京瑶医医院、国际防癌长寿联盟、北京德坤瑶医公益基金会协办,上海德坤瑶医门诊部、北京瑶都文化有限公司、上海市百将公益基金会承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百名将军活动中心等单位支持。

出席本次大会的有国家卫生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高强,泰国原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长吴英萍,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建光,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刘振元,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副区长万大宁,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发展处副处长聂爱国,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曹维明,上海市百名将军活动中心主任潘振秋,泰国中医师总会会长林丹乾,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上海德坤瑶医门诊部主任覃建峰、副主任何芳,北京瑶医医院副院长覃建雄、李洋、陈薪羽、王明彦等领导、专家,以及各地驻沪办、商会、健康领域企业家、艺术家、公益媒体及瑶医抗癌明星代表等。

大会合影

图为第六届瑶医药·传统医学学术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原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传统医药是世代相传且深受广大人民群众信赖和支持的医药。立足在现代的基础上,不仅要把瑶医药看成传统医药,也要看成现代医学。而瑶医药不仅是中国医药,也是世界医药。瑶医的发展来自于几千年瑶族文化和医药的传承,也来自于几十代瑶医人的创新与发展,丰富了民族医药的理论技术思维,更好地造福于人民健康,完善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瑶医药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长吴英萍在致辞中提到,弘扬传统医学文化、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提升民族健康素质,是历史赋予医药卫生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而瑶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绿色的治疗理念,在治疗瘟疫、肿瘤、红斑狼疮、心脑血管病、风湿病、皮肤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青睐。应继续努力推动传统医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为人类健康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国际防癌长寿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致辞说,二十周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要继续秉承“传承瑶医药文化,造福人类健康”的宗旨,不断创新发展,努力提升德坤瑶医医院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大众健康服务。

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国际防癌长寿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致辞

  民建中央人口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国际防癌长寿联盟主席、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副会长、覃氏瑶医第十三代掌门人、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教授致辞。(主办方供图)

弘扬大众公益心,倡导社会公益情,上海市百将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德坤瑶医公益基金会在会上进行“京沪携手,共筑公益”基金会共建签约仪式,共谋发展推动公益事业向更高层面迈进,共同为建设富强进步的新时代、全民健康而努力奋斗。

本届大会国内外传统医药和健康领域的专家们分别作了主题报告,各抒己见,深入探讨传统医学的理论研究、临床应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分享传统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促进了传统医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传统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传统医学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覃迅云教授在会上做《瑶医“减法”治癌新趋势》主旨报告,指出减法医学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半通为病,不通为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量补充营养则导致人体内产能过剩,毒素无法正常排出,导致“窍道堵塞、管腺不通”。因此疏通窍道、排除毒素,给身体做“减法”是预防癌症的重中之重,并根据实际案例分析,向与会人员阐述了“减法”生态医学模式的优势,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可。瑶医在减法医学模式治癌理论的体系下,创立并不断完善的十位一体、四大处方、十大组合拳治疗方案,引领着传统医学治癌的新趋势。

一些明星也来到了现场,讲述了自己所经历病痛以及在瑶医院医生和护士们的帮助下逐渐康复的过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