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主管

首页 >> 正文

为民守好“钱袋子” 多部门共打金融组合拳
2024-09-11 记者 钟源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合力正在不断增强。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及风险防范能力,营造和谐健康金融环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9月份联合开展了“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记者获悉,近期上述三部门还将出台《推进金融纠纷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强化调解组织规范治理,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

  “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日前(以下简称“启动仪式”)在京举行。记者获悉,各金融管理部门将与各地各有关部门一道,以活动为契机,将金融宣教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将保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同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紧密结合,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增强工作合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亮在启动仪式上表示,着力打造全面覆盖、精准高效的消费者权益立体保护网。强化预防性保护,加强消保工作顶层设计,加快完善产品适当性管理体系,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一体推进销售行为、金融服务管理等机制建设。强化过程性保护,分级分类处理消费者投诉,加大检查、调查、监测预警工作力度,加强金融产品源头治理和溯源整改,及时消除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苗头隐患。强化救济性的保护,健全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资料照片

  “开展金融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各方立足实际、久久为功、形成合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表示,开展金融教育工作将做到“四个更加贴近”:一是更贴近人民群众的需要。要提高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推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存贷款、投资理财、支付、征信、反洗钱等领域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二是更加贴近实体经济的需要。加强信贷服务、股票股权融资服务、支付结算服务等方面的政策宣讲。三是更加贴近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要在投融资、财富管理等方面,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理念和风险观,增强投融资行为的理性、科学性和安全性。四是更加贴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投资者教育是投资者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陈华平表示,近年来,证监会充分动员系统内外各方力量,常态化、长效化组织开展面向广大投资者的教育宣传工作。如持续普及“反诈防非”常识和相关投资知识,组织190多家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每年开展10万多场投资者教育活动等。

  多项惠民利企举措落地

  记者了解到,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一年来,在中央编办、中央金融办的指导下,各金融管理部门深化改革、密切合作,金融消保新格局加快构建,金融为民理念日益深化,有力查处一批侵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的典型案件,及时推出一批“为民办实事”的政策举措,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提升。

  以北京为例,近年来,北京市打造了“蜜蜂计划”“百千万宣教工程”等一批金融消费者宣教品牌活动,宣教内容紧跟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涵盖银行、保险、证券以及新型金融业态等多个领域。集合金融监管、政务服务、公安、司法等多个部门力量,构建了集政策解读、接诉即办、案例警示于一体的工作机制;联动各基层街道、乡镇,共同推动金融宣教“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针对不同群体特点,实现了金融宣教成果“精准投放”,累计覆盖社区居民超300万人次,线上宣传渠道累计点击、播放近3亿次,有效增强金融消保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提升了首都市民的金融知识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北京市的系列举措只是国内金融业“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在惠民便民方面,近年来,重庆市打造金融综合服务网——“金渝网”,通过金融行业与电子政务、发展改革、乡村振兴等多个行政主管部门信息互联,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江苏省、上海市推出“六个一”助老服务行业自律承诺,评选养老服务示范网点,有效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在惠企利企方面,山西省推出“惠商保”综合保险,约200万户个体工商户“免申即享”,累计为2.5万受损商户理赔1.59亿元,为小微商户抵御风险提供坚实的“金融后盾”;河南省开展“金融高管进万企”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活动,今年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13万家次,新增授信1.13万亿元,新增保额超过3800亿元。

  齐抓共管守好“钱袋子”

  近日,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推进防非打非工作全链条治理。要前移风险防范关口,严把市场准入,及时阻断非法金融活动传播路径,加强宣传教育。要全面加强风险监测,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协同开展预警研判,强化金融机构前哨作用。要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及时开展认定处置,强化重点案件攻坚,深入推进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齐抓共管,强化央地协同,共同筑牢防非打非铜墙铁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记者了解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防非打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但当前非法金融活动形势依然严峻,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防非打非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非法金融活动涉及面广、隐蔽性强、防范打击难度大,建立健全职责清晰、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是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相关监管部门负责人此前向记者表示。

  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协调督导作用,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坚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认真落实金融监管全覆盖要求。坚持“管行业必须管风险”,着力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优势。切实加强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抓紧完善省、市、县三级防非打非工作机制,统筹做好辖区内防非打非各项工作。

  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年来,我国金融消保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金融消保仍存在一些难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金融消保工作中,部分机构存在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不足、产品服务适当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随着金融产品的日益丰富、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国内金融消保相关法律制度提出高要求。国内新型电信诈骗防治压力大,消保涉及面广泛,各方协调存在难度,居民整体消费者保护与防范诈骗意识有待提升。”

  在周茂华看来,金融机构应优化消保工作过程,顺应新型金融消费趋势,不断完善消保制度,加强客户信息保护,优化服务流程;加强金融产品适当性管理,积极回应消费者投诉,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处理沉睡账户,加强金融知识与反诈常识普及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经济参考报》社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