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讲好中国故事 华文媒体责无旁贷
2018-10-31 作者: 记者 班娟娟 王璐 实习记者 郭倩/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10月29日,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1届年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希望海外华文媒体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更好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

  黄坤明的讲话在海内外中文报业人士中引起广泛共鸣。瑞典《北欧时报》副总编辑张梓涵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黄坤明的讲话让海内外中文媒体人的内心振奋,深受鼓舞,同时也让大家进一步开动脑筋、明确目标,为中文媒体做好国际传播、提升国际影响力,为推动海内外中文报业繁荣发展创造更多可行性方案。

  “华文报纸是一座三方面的桥梁。”《菲律宾商报》副总编辑蔡友铭告诉记者,华文报纸第一是联系海外华人与祖国的一座桥梁,第二是联系海外华人与居住国的一座桥梁,第三是联系菲律宾政府跟中国政府的一座桥梁。“我们所传播的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所以要尽量向海外华人,特别是新一代的华裔以及当地民众,介绍好中华文化,特别是介绍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成就,讲好中国故事。”他说。

  蔡友铭介绍,在菲律宾当地,《菲律宾商报》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增进当地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例如抗日战争的图片展使当地民众了解到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反法西斯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我们也会翻译菲律宾一些作家的作品,让华人更好地了解菲律宾当地的社会文化、制度和法律,促进华人融合。”

  黄坤明讲话中“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令马来西亚《光华日报》代总编辑郑豪然印象深刻。他表示,两岸三地的新闻是马来西亚华人十分关注的内容,华文媒体是马来西亚华人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目前当地的华文媒体正在转型中,利用好新兴媒体、建立多媒体渠道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已经形成‘一报六网’的传播格局,包括光华网、脸书、APP、微信公号、电子报等,我们要用好这些渠道,以多种传播维度不断扩大中文报纸的传播影响力。”郑豪然说。

  《广州日报》对外交流办主任吕顺景认为,中国内地媒体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既要增加中文报业的吸引力,又要有意识地创办一些跨语言的外文媒体,此外,华文媒体在国外还可以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文化展览,提升中国软实力。目前,《广州日报》已经制定了媒体“走出去”的行动方案,进而让世界更好地听到、看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

  《大连晚报》副总编辑张美清表示,抱团走出去已成为都市类报纸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举措,目前大连成立了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对当地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统筹整合,把多股力量拧成一股绳,保证新闻报道更立体、更全面、更迅速地向外界传递。

  “黄部长提到要共同推动海内外中文报业繁荣发展,这也是我们的使命。”香港流动媒体董事、总经理王运丰说,为了进一步扩大海外中文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流动媒体制作了“一带一路”资讯带,为海外的110余家华文媒体建立新媒体渠道,推动它们从传统媒体转为新媒体。王运丰表示,下一步,“一带一路”资讯带将加强新闻内容建设,传播好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内涵,让中国故事吸引更多的外国读者,为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作出更大贡献。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张超文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广大中文报业人士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在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具有重大的意义。这其中内容是核心,无论智能技术如何重塑内容生产方式、信息传递方式、信息消费方式,但是它改变不了信息内容的核心地位,只有全力赋予这些内容以价值,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围绕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要在后续工作中开拓思路,积极落实,向国际社会广泛介绍好中国的发展进步,传播好中国社会新时代的新成就。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高速出入口“造景观”成地方新形象工程

记者了解到,一些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市重要街道路口等所谓的窗口、门面地区,正成为部分地方不遗余力打造“形象工程”的新的高发地。

·内蒙古新左旗:极寒之地的供暖困局

天津钢管:老国企锻造“大无缝”

天津钢管:老国企锻造“大无缝”

1988年12月18日,伴着海涛的共鸣,一片沉寂的盐碱地被铿锵的桩机声唤醒,“大无缝”——这个天津人为之骄傲的“一号工程”,在这里孕育萌生,打下了第一根桩。

·东北振兴金融合作机制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