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专家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功经验展望未来
2018-09-20 作者: 记者 金辉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网

  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和《管理世界》编辑部在京联合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所长黄群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丁志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洪俊杰等多位专家从中国工业化进程、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新型城乡关系、开放型经济发展等方面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黄群慧表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中国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工业化、2035年全面实现工业化,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工业化国家。他认为,工业化“中国方案”的核心经验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中求进”保证产业持续成长和工业化进程持续深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提高产业效率和促进产业迈向高端化;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培育全面持续的产业发展动力机制。

  丁志杰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始终坚持市场化取向。我国汇率改革的基本经验是:坚持自主、渐进和可控的原则,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避免和纠正汇率失衡,同时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汇率稳定,防止汇率过度波动和超调,从而实现汇率均衡和稳定的协调。这是我国成功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保障。“2014年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以来,全球外汇市场动荡加剧,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对亚洲地区汇率稳定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丁志杰强调。

  刘守英认为,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乡关系发生革命性跃迁,农民与土地的粘度发生变化,乡村的人地关系、农地权利、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村庄制度、城乡关系等呈现新的特征,乡土中国转型为城乡中国。新发展阶段要实现从城乡中国到城市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解决好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是关键,必须推进以城乡中国阶段为背景的土地改革,重点是明确城乡中国阶段的土地功能定位,实行城乡互动的土地配置制度改革,适应农业转型的农地权利和经营体系重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宅基地制度改革。

  洪俊杰首先梳理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两大发展思路,即渐进式开放和市场化改革,指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式是渐进的,但步伐是坚定的;然后总结了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并指出当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价值链低端锁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低,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较高;展望未来,应括搞好国内改革,补齐核心技术短板,以更高水平开放解决开放问题,着力巩固我国在“共轭环流”中的枢纽地位,此外应创建、完善和延长国内价值链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医养结合试点遭遇“资源尴尬”

医养结合试点遭遇“资源尴尬”

甘肃兰州等地医养结合探索初见成效,但面对日趋旺盛的需求,医养结合机构面临床位少、护工少、机构少的紧缺局面,并存在医养分离的现状。

·“三高一低”:光伏富贵病缠身

央企重组布局渐浮水面

央企重组布局渐浮水面

今年央企领导层的调整力度和密度都是空前的。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至少42家央企进行了176位领导人员职位调整。

·国有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