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当代青年艺术家的数字化生存”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
2018-08-28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为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2018年度课题研究与调研要点>的通知》的要求,做好“艺术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数字化、平台化、金融化趋势调研”的调研课题,8月24日,“当代青年艺术家的数字化生存”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技术和艺术产生了直接碰撞。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主办,《艺术管理》杂志学术支持,北京多艺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新华网吉林分公司、民营美术馆联盟、吉林省工艺美术集团协办。

  研讨会由《艺术管理》杂志编辑部主任管理主持,中国数字文化集团董事长助理全荃,中国财富网艺术品项目总监、《收藏投资导刊》副总经理苏娟,吉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朱红,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运营总监傅献民、北京文物保护基金会宫廷文化传承保护专项基金主任孙赫阳,北京多艺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佳徽,吉林省工艺美术集团董事长冯宇平,吉林动漫集团总经理王永青参加,来自吉林省的11位青年艺术家进行研讨,发表了自己对数字化生存的感受和思考。

  面对 艺术家善用数字化

吉林大学教授李广德及其作品

  吉林大学教授李广德就数字化带来的深刻变化进行了观点阐述。他指出,现在用数字化技术来传播思想,是每个人无法拒绝和回避的,所以要学会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生存,包括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创作资源、推广作品,能够更快地收集到素材。

  “在传播方面,同样可以数字化。艺术家的作品通过网络得以很好的传播。”李广德说。

  应用 大众获取艺术参与感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刘洋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刘洋认为,数字化是一种资源和速度,给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现在的创作更加碎片化,这就需要艺术家抓住时代的特点,创作出反映时代的作品,弘扬积极乐观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展现自己观看的视角,形成独特性。

  充分利用数字化环境,可以让艺术更好地被大众接受,比如中数艺术平台,就能更好地推广艺术家和作品,此外,刘洋认为,对艺术家也应有包装,应当形成立体化网络服务生态。建立艺术中介,形成一体化营销模式,缩小作品与大众的距离,并且提供创作过程的体验,让大众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能够更好地让大众感受和接受艺术及作品。

吉林省油画学会秘书长王培星及其作品

  吉林省油画学会秘书长王培星说:“数字化技术发展有目共睹,以前我们用胶片相机然后洗照片,后来出现数码相机,再后来出现动漫、游戏、扫描、3D打印等等,所以数字化是未来趋势,会把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到艺术创作中来,我理解为进步和发展。”

吉林师范大学教师王大壮及其作品

  吉林师范大学教师王大壮对中数艺术平台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很多艺术家难以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包括创作后如何传播也是个难题。通过中数艺术平台,可以对艺术作品及衍生品进行宣传,也能把吉林省的艺术家凝聚在一起交流进步,如果能形成创作、入选、展览甚至获奖的各阶段成果,那么对于艺术家提高创作水平和提升自信心很有帮助。”

  剖析 数字化不能决定艺术成就

吉林省书画院画家于飞及其作品

  数字化对艺术一定就更好吗?吉林省书画院画家于飞发表了个人看法:“我认为,数字化对于艺术来讲,有好的方面,但是艺术成果和艺术家水平有关联,跟数字化没有必然联系。我平时研究中国画,数字化就像中国画所说的‘术’,能够表达的更多,但是艺术看的是作品的本质和内涵,数字化不能起决定性作用,就像我们以前并没有现在的先进技术,可是很多作品都是现代人无法超越的一样。”

吉林师范大学教师林双鹏及其作品

  吉林师范大学教师林双鹏也强调,“作为一名雕塑创作者,我更能够感受到数字化对传统手工艺人的实质性冲击,不光是技术方面的,还有造型审美方面的冲击。目前的3D打印技术越来越成熟,可以说是指数级的改变。目前,国内已经有艺术家创作了完全用3D打印而成的作品,现在的技术可以去掉很多材料、后期等环节,让人有一种危机感。”

  分工 单一思维的协作模式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师孙玉铭及其作品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师孙玉铭认为,数字化带来空间,也存在弊端。现在人们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同时要面对家庭、科研、社会事务等问题,接受得太多,容易膨胀,反而难以产生跨时代的大师,对于艺术家来讲,更需要单一思维。回到当前的数字化生存环境中来,艺术家专心进行创作,社会精英打造数字化平台,用合理的方式运作,发展壮大为文化团体,这可能就是当代青年艺术家生存的一种模式。

  学术新命题 研究新视角

  《艺术管理》杂志编辑部主任管理指出,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命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会发现这一问题的研究更需要艺术家的参与,在这个意义上,这次研讨会就是要倾听来到现场的优秀艺术家对数字化时代的感悟与见解。本次发言可以梳理为以下的研究视角:其一,探索由于数字化而带来的身份认同、角色转换、自我意识流动等变化,尤其是“危机感”;其二,探索由于数字化而促成艺术家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的趋势,尤其是发挥互联网在宣传推广中的作用;其三,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或艺术内容的途径,比如3D打印对雕塑的冲击、比如AI绘画;其四,探索真实性、规范性、艺术性等理论范畴的内涵因为数字化传播的发展所产生的变化,以及艺术家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的延伸与调整;其五,探索数字化时代人们对于时间、空间、场所的个人体验或社会体验的变化,以及上述变化如何影响艺术创作等问题。

  “国字号”平台 艺术助推器

  中国数字文化集团董事长助理全荃总结,通过研讨,让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当代青年艺术家的数字化生存状态,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数字化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从危机和加速角度,数字化带来了身份认同和角色转变,从推广和展示角度,数字化让人们从被动转向主动,从3D打印等技术的角度,数字化让艺术形式和手段发生变化,从理论角度,数字化让过去的理论产生变化并生成新的行为准则,最终通过时间、空间的变化,数字化对个人体验和艺术家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青年艺术家的数字化助推,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介绍,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国家级文化产业集团,由财政部作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作为科技型文化企业,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文化科技优势和文化产业优势,坚持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方向,不断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

  “中数艺术”是由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投资建设,中数集团与中国财富传媒集团联手打造的“国字号”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平台获得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获邀艺术家均为近些年来在艺术创作方面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2018年6月20日,“中数艺术”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行平台上线暨首个线下展览新闻发布会,并开始在微信公众号运行。

    “六大保障”打造青年艺术家平台

  中国财富网艺术品项目总监、《收藏投资导刊》副总经理苏娟介绍,中数艺术平台作为致力于服务青年艺术家的线上艺术市场推广平台,就是要寻找、发现优秀青年艺术家,为青年艺术家的未来点亮希望,让新时代的优秀作品成为新经典。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数艺术平台将提供六大保障。

  一是政策环境保障。

  二是国字品牌保障。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是国务院和中宣部批准成立,新华社重点打造的综合性、高技术、全媒体的现代传媒集团,与中数集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两大国有大型文化、传媒企业强强联手,为青年艺术家们、为广大消费者打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中数艺术”平台。

  三是资源保障。充分发挥新华社全媒体、融媒体强大的传播影响力和国家主流媒体的公信力,为新时代优秀的艺术家们鼓与呼。

  四是渠道保障。作为服务上市公司、基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媒体平台,将积极在线下金融高端活动中对金融市场进行全覆盖。

  五是技术保障。随着中国财富网平台技术服务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为中数艺术提供最好的技术保障。

  六是团队保障。中国财富网为中数艺术特别成立了项目组,专职维护平台推广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举办系列线下艺术展览。

  吉林省文化厅产业处处长朱红在讲话时表示,作为文化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宗旨就是为艺术家服务,为文化单位、机构服务,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这次研讨会在吉林省举行,体现了中数集团和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对吉林省的信任和支持。吉林省艺术资源丰富,既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艺术教育资源,也有包括刀画、剪纸在内的特色民间艺术形态,希望更多的中央直属文化企业、新闻单位能够关心、关注吉林艺术的发展,支持艺术家的成长、成才。省文化厅等部门也会进一步了解本省艺术家的实际需求,更好地为艺术家服务。

吉林大学教师徐健及其作品

东北师范大学教师谭玉涛及其作品

长春市书画院专职画家张凤军及其作品

  吉林大学教师徐健、东北师范大学教师谭玉涛、长春市书画院专职画家张凤军、长春大学教师朴英华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结合自身情况作了发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风波之后访鸿茅 药监部门60个摄像头监控生产

风波之后访鸿茅 药监部门60个摄像头监控生产

6月至7月,广州、南京两市药检所也分别抽取流通环节不同批次的鸿茅药酒进行全项检验,结果也未检出有毒物质。

·“明星资本化”:热潮之下隐藏乱象

央企重组布局渐浮水面

央企重组布局渐浮水面

今年央企领导层的调整力度和密度都是空前的。截至目前,今年已有至少42家央企进行了176位领导人员职位调整。

·地方国企混改扩围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