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坚持唯才是举 创新“三评”体系
2018-07-05 作者: 记者 陈伟/整理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使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不将论文、外语、专利、计算机水平作为应用型人才、基层一线人才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多项具体举措,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

  有网民称,怎样识别人才,如何评价人才,不仅事关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而且事关创新战略的驱动和发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那种简单“以文识人”“以证取人”的人才评价机制,显然不利于调动各行各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对那些处在一线和基层的人才,往往是有才无“文”莫进来、有技无“证”难评上。

  网民“胡军”认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既要有“高精尖缺”的人才,又要有“简单实用”人才;既要有“象牙塔”上的人才,又要有“泥土堆”里的人才,这就决定人才评价不能简单地以学历、职称、论文为标准一概而论,对不同层面、不同行业的人才评价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而要坚持“干什么评什么”,突出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的差异性。只有把工作实绩和社会价值作为主要标准,使人才评价标准更加接地气、更有实践性,才能引导各类人才在推动改革发展中干事创业。

  网民“冯华”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一流的创新人才,必须发挥好人才评价机制这一“指挥棒”的作用。当前亟须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为此,要探索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揭掉人才评价的“永久牌”标签,坚持唯才是举,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要根据不同职业、岗位、层次的人才特点和职责实行分类评价,坚持共通性与特殊性、水平业绩与发展潜力、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分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对于基础研究成果可以引入同行评价机制,应用研究成果则可以用户和市场评价为主,特别是对于从事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和技术转移的科技人才,可引入第三方评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江苏太仓森茂汽车城变身住宅楼

江苏太仓森茂汽车城变身住宅楼

记者前往江苏太仓深入调查发现,曾被列为“太仓市政府重点工程”的太仓森茂汽车城确已变身住宅楼,其潜藏的重大消防安全隐患亟待引起重视。

·数字智慧长三角正在崛起

以改革引领汾酒复兴之路

以改革引领汾酒复兴之路

一纸“军令状”拉开了汾酒集团改革的序幕,也让李秋喜成了山西国企改革的“红人”。

·吴忠仪表:败而不馁 绝处终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