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川红故里致力打造驰名商标
2018-06-15 作者: 刘朝平 李彬 何运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采茶姑娘 徐琪 摄

  以“筠茶飘香——‘筠连好茶’进北京”为主题的品牌推介会于14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作为四川筠连县特色农业资源优势,茶产业的发展一直是该县产业的重要版块。筠连县把茶叶产业作为“振兴乡村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来抓,谱写茶产业发展新篇章。

  据筠连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十三五”末,全县茶园总面积将达到26万亩,茶叶综合产值达到40亿元;打造“川南茶海”茶旅产业园区,在全国建立200个旅游+“筠连红茶”实体连锁店,着力培育亿元茶企,打造1-2个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茶叶品牌(“筠连红茶”)并认证为中国驰名商标。

  独特优势奠定茶产业发展基石

  筠连不仅是“中国苦丁茶之乡”“中国黄牛之乡”“中国奇泉之乡”,更是四川工夫红茶最大、最早的生产基地,享有“川红故里”的美誉。

  筠连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川滇结合部山区,全县80%以上土地含硒,春季气温回升早,茶叶萌芽比江浙一带早20多天,适宜种茶土壤面积占72.6%,具备开发名优早茶和优质苦丁茶的独特优势。

  据古籍记载,筠连在秦汉时期便开始种茶,到唐代已发展成为全国主要种茶地。二十世纪50年代,以“早白尖”茶树生产的四川工夫红茶,因其优质品质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产品畅销欧洲各国。1977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茶叶大会,正式把筠连列为百强茶叶基地县。

  1956年-1957年,茶叶育种专家钟渭基先生通过实地研究,发现筠连“早白巅”,并于1958年进行复查鉴定,改名为“早白尖”,“早白尖”被确定为省级地方良种。1984年,“早白尖”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

  “早白尖”茶曾为朝廷贡品。1951年,筠连红茶大量销往苏联、英、法、澳、日、苏丹、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川红工夫”从此声名远扬,筠连红茶与“滇红”“祁红”并驾齐驱,被称为中国三大高香工夫红茶。

  品质优异提升茶产业竞争力

  通过几代筠连茶人的努力,2017年筠连县茶园总面积达20.78万亩,茶叶总产量13858吨,茶叶综合产值21.7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503元,较上年增收335元。全县有茶农4.78万户,茶叶专合社2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个;拥有茶叶初精制加工企业69个;有筠连苦丁茶、筠连红茶、醒世、圣星4个省著名商标、3个知名商标。筠连红茶经评估区域品牌价值达7.66亿元。

  1978年,春季广交会上唯一的新茶“筠连红茶”独领风骚;1985年,“筠连红茶”获葡萄牙里斯本第24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金质奖,成为川南第一个跨出国门,夺得世界金牌的产品;“早白尖”红茶连续获得24届、25届世界食品博览会金质奖;2014年11月“筠连红茶”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2016年被认证为绿色食品;2014年12月“筠连红茶”被四川省工商行政管局认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

  步履坚实引领茶产业发展方向

  筠连县委负责人说,未来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着力把茶产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来打造和培育,坚持集中连片建园,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推动茶产业化创造条件。加大茶园基地区域化、规模化和低劣茶园的改造力度,提高发展标准,不断提升茶叶生产水平。

  在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科研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创新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依托筠连县海瀛工业集中开发区,规划建设400亩红茶加工区,积极开发红茶饮料、红茶粉、袋装红茶、茶红素、茶多酚提取物、红茶糕点等红茶系列产品。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向市场提供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口感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完善扶持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茶类企业在建设用地、市场品牌、科技人才、企业税收、银行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外来资本投资,形成外来优、强企业与本土企业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推动茶叶精深加工,促进茶叶由一产向二三产延伸,大力推动茶园休闲旅游、茶叶采摘体验、茶文化创意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推进企业之间组建集产业、产品、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茶产业综合体”。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物联网设备恐成网络安全重灾区

物联网设备恐成网络安全重灾区

联网的打印机、路由器,都可能成为被黑客利用的“后门”,借以窃取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

·校外培训:高压之下仍存虚火

我国核电四十年走出逆袭之路

我国核电四十年走出逆袭之路

在过去的四十年我国核电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逆袭之路。

·海洋科技挖掘“海”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