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巴山雁归来返乡创业忙
2018-01-11 作者: 记者 蒋作平 黄毅 刘坤/成都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冬日的阳光透过树梢,打在新植的茶苗上,59岁的郭汝奎一大早就来到茶园边,清理沟渠。“穷了一辈子,没想到如今我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郭汝奎满面笑容。

  郭汝奎是位于大巴山深处的四川省通江县兴隆乡渔池村人,妻子早年去世,他独自一人拉扯4个孩子长大,日子过得穷苦,是村里的贫困户。

  “薛宇返乡创业,我就在他的基地里打杂工,每天工钱100元。”“我几乎天天在基地打工,没时间走亲戚,亲戚们都埋怨我,我告诉他们,不是我不想走亲戚,而是党的扶贫政策好,我要趁着还有力气多干活,彻底拔掉穷根。”

  郭汝奎乐呵呵地算起了他独自一人在家的收入账:在基地打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4亩多耕地流转给薛宇种茶,一年收入1600多元;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加上子女务工收入合计4.8万元入股薛宇创办的种植养殖合作社,一年分红1万多元……

  郭汝奎口中的薛宇也是渔池村人,20多年来在外搞建筑工程积累下财富,前年春节回家后在乡党委政府的劝说和鼓励下返乡创业,发展种植养殖和森林康养产业,同时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薛宇已投入4000多万元,流转乡亲们的耕地800多亩种茶,流转140多亩塘库搞水产养殖,森林康养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景点打造也正在推进中。

  渔池村是个贫困村,共有贫困户62户223人。薛宇在山上创业,另一名返乡创业人员赵志刚则在山下的溪谷里创业,他流转乡亲们的土地,依托山水竹木掩映的良好生态环境,计划投资4亿元打造回乡创业示范园,发展现代农业、文化产业和森林康养产业。

  渔池村党支部书记郭汝红告诉记者,除了村民自种的菜地,两名返乡创业人员把全村1300多亩耕地全部流转了,村民从农民变成了“工人”,长年在家的劳动力每天在基地都有活干。以前背井离乡在外务工的村民中已有四五十人回到村里,并在基地务工,既有了务工收入,还能赡养老人、抚育幼子,家庭生活其乐融融。“今年春节,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来后,看到村里的大变化,会有更多人选择留下来就地务工。”郭汝红盘算着。

  薛宇、赵志刚返乡创业,打算把渔池村变成“有山有水有文化、有产有业有景点”的新农村,同时通过产业发展,助力全村脱贫攻坚,让贫困户有着长久而稳定的收入。目前,渔池村和邻近村子贫困户中有70多户在两人的产业基地固定务工,每天收入80元至100多元不等,36户贫困户还把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扶贫周转金等入股两人建立的合作社、企业,每年参与分红。赵志刚告诉记者,贫困户入股他创办的企业,每入股1万元每年固定分红1800元。

  位于大巴山腹地的贫困县通江县,61万农业人口中有22万人常年外出务工。如今,通江人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已蔚然成风:永安镇华家坪,过去杂草丛生,贾晓波返乡创业种下1万亩富硒有机茶,荒凉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在三溪镇,李明带着学到的技术回来,带领乡亲们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大获成功。

  正值决胜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的通江县,把返乡创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对返乡创业人员及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全程提供项目信息、创业指导、技术培训、政策法律、土地流转等支持,“量身”开展菜单式服务。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回引返乡创业2700多人(其中农民工2200多人),回引创办投资规模100万元以上企业和经济实体400多家,共带动就业2.16万多人,其中带动贫困户就业7800多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民企“抱团投资”崭露头角

民企“抱团投资”崭露头角

目前民企“抱团投资”正步入爬坡过坎关键期,这一新模式在公司治理机制、产业投资方向等方面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克服。

·中国制造业“画地为牢”亟待破局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