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需要切实落实
2017-12-19 作者: 史洪举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生态环境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另一方面却是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者法律责任过轻的情势。如根据环境保护法,可以对污染环境者处以罚款乃至拘留等惩戒措施,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然而,一般来说,罚款的数额不过数万元或几十万元,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具有公害性、潜伏性、长久性等特征。这导致一些土壤、水源等被污染后,很长时间方能发现,此时,受到污染的土壤可能已经难以修复,受害人的身心健康也将难以彻底康复,或者说,修复或康复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相当高,根本不是罚款、拘留所能折抵的。如果这些成本均由政府承担,将极大地增加毫无过错的其他人的负担,导致生态环境陷入“公地悲剧”。

  而且,环境污染的后果和损失难以评估,责任主体难以查清。如果让受害者个人或实力较弱的民间公益组织出面,很可能无法理清损害后果、修复成本、修复期限、赔偿数额等较为复杂、专业的问题,以致主张权利时处于被动局面,无形中放纵了违法责任人。授权市地级政府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让污染环境者切切实实地承担代价。

  构建一个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无疑将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资源者承担更重的法律成本,并形成倒逼作用,让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不再是可以任由污染、毁坏的“公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获取授权
买买商城

3万吨垃圾何以被抛入长江

3万吨垃圾何以被抛入长江

江苏、浙江两地有关检察机关相继对这一生活垃圾非法倾倒案提起公诉,一条以生活垃圾为“资源”,套取垃圾处置费谋取暴利的犯罪链也由此被揭开。

·居民收入格局优化 “持续增收”仍存挑战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家装“全流程陷阱”防不胜防

由于家装消费专业性强、家装市场无序竞争等原因,消费者频频掉入家装陷阱,家装市场究竟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

·预付式消费失信商家能否“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