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晋江市交通区位图 |
晋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之滨“闽南金三角”核心,与宝岛台湾一水之隔,是重要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历史上,晋江就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古迹。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人发扬“爱拼才会赢”的精神,迅速崛起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县级市之一,创造了“民营经济奇迹”和“晋江模式”。
千年侨乡成“经济领头羊”
晋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周秦以后,中原汉族逐渐南迁,至西晋永嘉时期,中原百姓避战乱南迁,据江而居,“晋江”之名因此而来。
晋江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始建县治,由于位居东南沿海,受到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双重滋润,发展孕育出独具一格的地域文化体系和特有的精神气质。
晋江山川毓秀,人文荟萃,素有“声华文物、雄称海内”、“泉南佛国”、“海滨邹鲁”之美誉。南音、掌中木偶和高甲戏等民间艺术蜚声海内外。晋江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众多,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的“安平桥”、世界仅存的摩尼教遗址“草庵”、世界罕见保存完好的海底古森林遗址、千年古刹“龙山寺”和郑成功屯军遗址“东石寨”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0多处。
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通道,更是沟通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纽带。晋江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对外通商和文化交流的传统不仅繁荣了贸易,更丰富了文化,促成宗教的融合。
同时,晋江先民多自中原长途跋涉而来,又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毅然踏上了“下南洋、过台湾”的迁徙之路。古代文献中记载,晋江先民“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出洋旅外源远流长。
据史料载,早在隋初,即有晋江先民远航勃泥(婆罗洲)等地,北宋时期晋江就已出现华侨。元代,海外交通空前繁荣,出洋侨外随之大增。明代,郑和下西洋而留居为侨者甚多。
清初,实行“海禁”、“迁界”政策,大量晋江乡民被迫背井离乡,漂外谋生,其间曾出现几次高潮。此后因国家战乱,民生凋敝,陆续有不少人漂洋过海,寻求生路。
据统计,目前海外和台、港、澳地区的晋江人达200余万,散布于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相对集中于东南亚各国。晋江侨胞,身居海外,情系桑梓,时刻不忘恩摇篮血地,积极为家乡建设尽心尽力,这是游子向故土的倾诉,是绿叶对根的情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内外300万晋江人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和海交文化优势,大胆探索,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和运行机制。这种发展模式后来被称为“晋江模式”,并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并称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四大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26.16%。GDP从1978年的1.45亿元迅速增长为1992年的33.9亿元、2002年的330.16亿元,2014年更是接近1500亿元,全市GDP连续20多年位居福建省各县(区、市)首位。
打造制造名城和品牌之都
从一个沿海小渔村的原点出发,晋江以“爱拼才会赢”的草根工业迅速崛起,长年位居福建县域经济总量第一和全国经济百强县前十,已是享誉全国的制造名城和品牌之都。近年来,晋江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着力推进“产城互动、城乡一体、本外融合”的发展格局,倾力打造县域科学发展的新范本。
在晋江城市中心,有一片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工业园区,曾经聚集着皮革、陶瓷等20多家工厂。今天这个挂牌“晋江工业设计产业园区”的地方,不闻机器轰鸣,但见窗明几净,47家各类设计机构、230多位设计人才的聚集,让这里上演着“头脑风暴”。
产业园区运营方福建同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鄂东说,晋江制造业基础雄厚,是工业设计扎根的沃土,园区运行不到两年,总收入突破了5000万元,已与800多家本地制造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按照存量产业提升、增量优化的原则,晋江市近年来先后推动126家优质企业退城入园、229家低效污染企业淘汰出局,同时布局8大专业市场、3大文化创意园区、1个金融聚集区和一批高端商业综合体。2013年全市三产增幅首次超过二产。
入住晋江仙格小区新居的当地农民庄金川,说起现在的生活十分感慨:“这里原先是杂乱无章的城乡接合部,现在商店、医院、学校和农贸市场一应俱全,小区周围还有绿地和水面,生活变得方便、舒心。”
近三年来,晋江片区改造、拆迁面积超过1100万平方米,其中用于公园绿地、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和安置房建设的用地占三分之二;围绕“为人建城”,选择交通便捷、上学就医方便、配套齐全的地块作为安置区域,拆迁户就地就近安置;全市有9万多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可选择安置房、办公楼、店面、现金、股权等多种补偿方式,实现保值增值。
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表示,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晋江更加注重人的感受、人的需求,始终坚持“多一些情调,少一些单调,多一些个性,少一些共性,多一些气质,少一些气派”的做法。
宜居侨乡广纳八面来客
老旧厂房变身工业设计园、中心城区集中保护100多座古建筑、城市黄金地带建起一栋栋拆迁安置房、城市与农村“同城同待遇”、外来务工人员可“无房落户”……在晋江,各种各样的新鲜事让初来者感到惊讶与兴奋。
初夏的晋江天气已经开始炎热。在梅岭街道仙格小区的避荫处,杨集体正与一帮老人吹着凉风,拉着家常。杨集体原是附近许厝的农民,拆迁后几个村并成一个社区,村民搬进了新建的高楼。
晋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之初这里的农民就率先办起了工厂,更多的则做小生意、进厂务工,以农为生的人越来越少。
老杨原在村里的旧宅面积600平方米,按照“拆一补一”原则,最终拿到两套安置房,剩下的面积则换成货币补偿。三年来,像杨集体这样在片区改造中就地上楼的农民超过9万人。全市累计投入千亿资金,对16个片区进行改造,拆迁1100多万平方米,每年盘活低效用地万亩。
据介绍,晋江推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城乡一体”的低保、新农合、居民养老保险。户籍人口109万的晋江市,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62.1万人,12万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
在今天的晋江高考学子中,不少都是异地高考生。他们很小就随务工的父母来到福建,并读完小学、中学。南腔北调是晋江校园的一道风景。早在2006年,晋江小学中的外来工子女就达7万余人,首次超过本地学生,到2014年占比提高到68%。目前,晋江就读的外来工子女超过20万,其中94%在公立学校。2014年全市教育投入近20亿,其中11亿用于外来工子女身上。
城市需要产业。晋江拥有运动鞋、服装等七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涌现了恒安、安踏等43家上市公司,一个县级市创造了福建省8%的工业产值,上百万的外来产业工人对晋江尤显重要。
2006年底,晋江郑重作出“三不”承诺:不让外来工拿不到工资,不让外来工维不了权,不让他们的孩子上不了学。“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同城同待遇,让外来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说。
2011年7月开始,外来务工人员使用多年的“暂住证”,换成了“居住证”。一字之变,110多万“新晋江人”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医疗互助、义务教育等30项市民化待遇。2012年底,晋江全面放开人口落户限制,无房流动人口也可入籍晋江。
“城不像城,乡不像乡”,这曾是外地人对晋江的戏谑之语。短短几年,旧貌换新颜,晋江城市快速“长大”,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2.5%。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2013年,晋江服务业增加值达425亿元,增长11.8%,增幅首次超过工业。
在车水马龙的晋江市中心城区,一片静谧的古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在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映衬下,突然让时光在这里凝滞,千百年来的历史车辙在这里突然变得依稀可辨。“这里是晋江的城市原点。”走进这片被称为“五店市”的传统老街区,闽南风格的红砖大厝、夸张高翘的燕尾脊、装饰精美的马鞍墙令人穿梭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庭院深深,不时传来咿咿呀呀的南音唱腔,令人心醉。
在前几年的城市改造中,晋江市拿出市中心126亩“黄金宝地”,精心打造“城市会客厅”——五店市传统街区。在这里,保存了明清、民国至现代的闽南民居等特色建筑近百座,现在也是木偶戏、南音等闽南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
为留住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愁”,晋江委托清华大学历史名城保护中心对全市历史风貌建筑进行调查和规划,并在建设中注入历史元素、闽南元素和华侨元素。
当68岁的晋江市民苏千墅走进五店市传统街区,一眼就认出了自家的老楼。“以前站在楼顶还能看到泉州的东西塔呢!”常年旅居海外的闽南老人,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的故乡。
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区,晋江城镇化的难点不是建城,而是守乡。晋江对全市古村落、民居、名木古树全面进行摸底,以涵口村等10个古建筑群为重点,保留修缮6500多栋特色建筑单体。一个万亩乡村保护项目正在进行专家规划,将保留原有山水田园格局,建成现代观光农业和生态示范区。
“城像城,乡是乡,晋江新型城镇化要让外地人向往,本地人留恋,海外乡亲梦牵。”晋江市长刘文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