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30周年院庆庆典”于2015年5月30日举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出席并演讲。
厉以宁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参与的十件中国经济改革。其认为,产权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对于曾经有海外声音认为“国有企业股权改革只改增量,不变存量是不伦不类”的看法,厉以宁直言是“不在中国,没发言权”。“不这么改,股权改革就出不来”。
以下为演讲实录:
厉以宁:我今天要讲十个问题,光华建立30年以来所经历的十件大事,主要是跟我们国家的建设有关的。
第一、教育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问题。这是我们经管系刚成立的时候就承担的一个国家项目。在经管系教授的共同努力之下,再加上其它学校教授的参加,终于完成了这个国家项目。当时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3%左右。跟发达国家相比就不用说了,我们认为标准应该定在占国民收入的4%,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超过了4%。这是我们光华的前身经管系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做的第一项贡献。
第二、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当时经济学界都提出要“放价格”,价格放开了,我们经济改革就好办了。穿衣服要扣扣子,第一个扣子扣错了,所有的扣子都错了,当时说先要放价格,光华不是这个看法。当时经管系一些教授都认为产权改革是最重要的。中国的问题在哪里?它没有真正的企业,它的产权不明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是产权改革,产权改革就要通过股份制来实现。于是,我们经管系也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搞股份制,为什么搞产权私有化,所以一段时间虽然我们压力很大,但照样在推进。最后,终于认为产权改革是重要的。
第三、我们所参加的《证券法》的起草。《证券法》的提出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因为股份制已经在推行了。《证券法》谁来起草,当时提出一定要由专家起草,交给厉以宁去办。当时经管系即后来的工商管理学院一直承担着这个任务。这个任务大家都知道,很不简单。经过大家的努力,最后在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了,这是我们为中国的法制建设、经济改革作的一项贡献。
第四、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感到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当时处在一个不公平的地位。比如说民营企业跟国有企业之间发生了债务方面的纠纷,如果是国有企业欠民营企业钱没有还,这是商业纠纷;如果是民营企业欠国有企业钱没有还,这是侵吞国家资产,因此是有罪的,这就不公平了。那时候我到了政府,就带领光华师生参与了政协的一些研究项目。最后给中央写了报告,这就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后来又出台了非公经济新36条。这件事情我认为,是全国政协起的作用,但是北京大学的师生,经管系一直到光华管理学院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