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
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3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增5000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规模,继续完善制度、简化程序,鼓励一次注册、自主分期发行;规范信息披露,支持证券化产品在交易所上市交易。试点银行腾出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重点支持棚改、水利、中西部铁路等领域建设。
今年初,银监会、证监会资产证券化备案制,以及央行注册制相继推出,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认为,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类型在不断扩张,投资者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基础资产亦在逐步扩张。不过,潘功胜同样指出,目前,资产证券化产品透明度和标准化程度不高,且产品主体为对公贷款证券化产品,“比较难通过大数法则、分析违约的代理,难以确定定价”,且“产品的定价机制仍然不完善,流动性也不够”。“接下来央行将进一步从丰富基础资产类型、强化信息披露等市场约束机制介入,继续从规范发行标准,丰富市场参与主体等方面推进监管改革。”潘功胜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今年截至4月末,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约为635亿元,其中银行间信贷资产证券化不到550亿元,相比去年而言发行节奏明显放缓。“目前,大型银行对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来释放资本占用的意愿并不强烈,反而今年很多地方金融机构参与意愿较强。”一位评级公司分析人士分析称,“从市场情况看,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需求群体仍较为单一,仍以银行自营和银行理财等为主。另外,股热债冷,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收益率吸引力有限,一个3A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一年期利率在4.8%到5.1%,再加上流动性不足,很多银行宁愿把优质信贷资产留存在自己手中,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证券化处理。”
还有业内分析人士判断,鼓励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方向是明确的,未来不排除会放开优质信贷资产“入池”的限制,丰富可以参与证券化处理的资产类型。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研究室主任刘煜辉认为,今年存量改造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例如,金融企业坏账核销的门槛可能大幅降低、PSL抵押条件放松、推出特别债券或其变种来转化公益性债务,金融救援、存量债务清理和地方预算锁紧等一套东西会一起上。“大量潜在坏账留在银行体系内是非常危险的,会放大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宏观上看,只有通过存量债务的减记和重组,清理‘僵尸信用’,才能为新增信用腾空间。”刘煜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