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收入增长快于房价上涨
2015-05-07    作者: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字号

    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房地产蓝皮书顾问牛凤瑞在会上表示,10年的话,房价平均每年上涨10.2%,人均收入10年平均上涨13.3%。我们的GDP名义增长率是15.9%,这就是中国,人均收入快于房价上涨,就等于增强了居民购房的支付能力,或者承受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于5月7日上午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第一会议室举行“2015年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暨《房地产蓝皮书》发布会”,以聚焦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发展为主题进行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房地产蓝皮书顾问牛凤瑞在会上表示,10年的话,房价平均每年上涨10.2%,人均收入10年平均上涨13.3%。我们的GDP名义增长率是15.9%,这就是中国,人均收入快于房价上涨,就等于增强了居民购房的支付能力,或者承受力。

    以下是文字实录:

    魏后凯:

    下面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房地产蓝皮书顾问牛凤瑞发言。

    牛凤瑞: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非常高兴和大家来讨论房地产问题。我们这个蓝皮书也搞了10多年了,每年在这个场合都有很多争论,因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对同样一个问题,对同样一种数据会有不同的解读。比如说刚才讲了2014年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新低”,是10.5%,但是看看去年的增量是多少,是9000亿,超过2002年全年的投资总量,去年一年的增量就是2002年的总量,这就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现实。所以我们从不同的观点来看,比如说我们讲现在的库存,我们讨论问题是从企业经营层面还是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讨论。讲库存的话,这里面我要多说几句,去年我们一直鼓吹要“去库存化”,现在有人说库存大约是6亿,有人说是10亿平方米,有可能是个事实。但是想一想,这个库存那么可怕吗?房地产是面包吗?两三天就过了保质期?恐怕不是。有人计算要销售多少个月,如果你这个月销售量上去了,马上这个销售数据就会大幅度变化。我个人觉得零库存对经营者来说是追求目标,有了相应的库存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好事。
   
    再说一个观点,我们的库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是在大量期房情况下的库存,大量期房是什么意思?交了钱,签了合同,三两年以后再给你房子,就是这个概念,这就是现在所谓的供给过剩。户均1.02套,说中国现在房子过剩了,我问他们这1.02套什么概念?包不包括平房?说包括了,25%的平房形成我们现在的1.02套的户均的统计,这就是中国的情况。因为每年的现实数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都互相争论。我分析一下房地产“泡沫论”为什么在中国市场失去解释力,为什么失灵?“泡沫论”在中国风靡一时,受到很多学者和媒介的推崇,有人甚至计算北京市的房地产泡沫是49%多,过了几年了,房价照涨不误。什么原因?我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第一,我个人觉得房价较快上涨不等于房地产泡沫,房价的较快上涨虽然是泡沫的主要表现和形成的原因,但不等于就是泡沫,也不必然形成泡沫。房价过快上涨既可能是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这种市场信号,也可能是真实房价的合理回归。

    我们最近这么多年发生的一些事,大家可以看一看,今天从逻辑上来讲,我做了一个表,10年的话,平均每年上涨10.2%,但是看看我们人均收入每年增长多少?十年平均上涨13.3%。我们的GDP名义增长率是15.9%,这就是中国,你人均收入快于房价上涨,就等于增强了居民购房的支付能力,或者承受力。这是第一个基本观点。

    第二,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推升了中国的房价。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主流的观点或者主流的方向是什么?是对房地产关紧土地和资金的两个闸门,这就等于抑制房地产的有效供给。目标是让大多数人有房住,背后的含义是什么?中国大多数人没有房住吗?住在哪儿?很多口号是蛊惑人心的。房价合理回归,哪年的房价是合理的?回到哪年去?好像都没有一个准确的解释。说房价现在上涨过快,跟谁比?哪个机制?你那个机制是合理的吗?是市场形成的价格吗?不是的。所以,我们很多理论的前提就错了。这样就形成了在中国一方面把房地产调控作为宏观调控的应急工具,要限制它,要挤压它,另一方面我们在社会政策上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要限购、限贷,政策还没出北京或者还没有出中南海,已经效益相互抵消,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这么多年中国房地产调控,调控房价,效果不佳,什么原因?调控本身就推升了房价上涨。这一点应该说并没不是言过其实。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国旅在线2015年第一季度数据发布
· 美国ADP数据不佳 美元重挫跌破
· 多家外资机构预计4月份我国宏观数据有望企稳
· 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一切业务数据化
· 踏上挖掘数据富矿之路
 
频道精选:
· 【思想】环境治理首先要政绩观“绿化” 2013-06-14
· 【读书】从IT到DT 2015-05-06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改革推进落实遭遇“软抵抗” 利益固化现象浮现 2015-05-07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