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仍需警惕多重风险
2015-04-24    作者:记者 高攀/华盛顿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美国多位经济学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面临房地产市场急剧下滑和信贷大幅扩张的风险。不过,专家认为,房地产市场调整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推动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机会,有利于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增长轨道。

  房地产和信贷风险不容忽视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风险是房地产市场急剧下滑和信贷大幅扩张。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造成的,由于此前房地产市场存在过度投资,市场进行调整本身是件好事。这有利于中国从依靠投资驱动向依靠消费驱动模式转型,走上更加可持续的增长轨道。
  拉迪说,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信贷过快增长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去年尽管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央行并未大规模地放松货币政策,而是将信贷增速降了下来。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和规范,降低了金融风险。他举例说,截至今年2月的过去一年新增信贷中,影子银行融资比重降到14%,而在2013年年底,这一比重高达30%。
  拉迪表示,目前中国信贷增速相当于经济增速的两倍,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政府需要将信贷增速继续降下来。但他同时强调,如果信贷增速降得过快,也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持适度信贷增长与避免过度信贷刺激之间取得平衡。

  企业债务风险引人关注

  谈到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教授鲍泰利认为,中国企业债务风险比地方债务风险更加棘手。他说,中国企业债务水平太高,与此前的强刺激政策、影子银行过快发展和房地产市场投机太多相关。如果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滑,他预计许多私营房地产开发商将会破产。
  “令人意外的是,迄今我们并未看到中国出现大量的企业债务违约。我曾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交流,问他们为什么不允许更多的企业破产,他们说担心企业破产会影响到就业。但我认为,他们应该允许一些企业破产,这是资本市场的本质特征,淘汰落后的企业才能使资本得到优化配置,”鲍泰利说。
  鲍泰利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因为中央政府拥有充足的资源提供救助,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尝试开展自行发债。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期限一般是5-7年,而此前地方政府的融资周期多为1-2年,这有助于缓解部分融资压力。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过去7年新增的21万亿美元债务中,几乎一半与房地产市场相关。报告认为,如果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滑,中国将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不过即便一半的房地产贷款发生违约,中国政府仍然拥有充足的资源对国内金融体系进行资本重组。
  拉迪认为,随着美元升值和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一些从海外贷款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但并不存在大规模的货币错配风险。
  他分析说,虽然中国家庭、非金融类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合计总债务共占GDP的283%,但以外币计价的债务仅占GDP的5%。考虑到中国储蓄占GDP的50%,家庭债务占GDP的38%,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资产占GDP的80%,中国债务风险并不像数字表面看上去那么严重。

  中国经济仍蕴含巨大增长潜力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4月7日发布的《全球经济预测》报告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6.9%,明年将放缓至6.7%。拉迪认为,如果中国采取正确的改革措施,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可达到7%-8%。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部分抵消了房地产投资下滑的不利影响。
  拉迪认为,中国经济内部仍存在巨大差异,如果通过改革消除这种差异,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例如,在服务业领域,中国国有企业的投资占比高于私营部门,但国有企业的资产回报率仅为私营部门的一半。
  拉迪说,如果中国进一步开放服务业,那么服务业的生产力水平将会得到巨大提升。目前服务业产出占中国GDP的比重已超过制造业,服务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极大推动中国潜在经济增长。
  鲍泰利说,经济“新常态”的提法说明中国领导层对当前的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感到恐慌,愿意接受更低的经济增速。如果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能达到7%,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成就。考虑到一二月份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继续放缓,他预计今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速可能会略低于7%。但他认为,即便是按7%计算,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杜大伟表示,中国对某些行业的投资仍然不够开放,特别是在金融服务、电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方面,如果中国能取消这些行业的投资限制将是重大进展。

  在奥巴马任期内达成中美投资协定难度较大

  两会期间在中国实地考察的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告诉记者,最近中国政府采取了发布最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拟出台《外国投资法》、在自贸区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政府正在为达成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积极准备。中国需要在对外作出履行国际条约的承诺之前,率先调整国内不适宜的法律法规。
  谈到中美达成双边投资协定的时间表,甘思德认为,中国政府期望在奥巴马任期内完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但难度较大,因为美国政府不会在完成《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之前与中国敲定双边投资协定,目前来看TPP谈判何时完成也不明朗。
  甘思德认为,TPP谈判的进程和条款制定都会对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产生影响。以国有企业规则来说,美国政府在与中国谈判时不大可能会接受比TPP条款更低的标准,而中国国企改革方案也会对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产生影响。他表示,目前外界还未看到中国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期待今年年底之前中国政府能够公布国企改革方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涂子沛:大数据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 世行预计中国今明年经济增长放缓 仍对中国经济发展情况表示乐观
· 蔡洪滨:中国经济处于总体可控范围
·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 林毅夫:中国经济仍有5%到8%的增长潜力
 
频道精选:
· 【思想】让"有毒"果蔬不再威胁"舌尖安全" 2013-06-14
· 【读书】如何保持持续的专注力? 2015-04-02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部门利益化加剧 短命规划沦为案头摆设 2015-04-2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