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上一周,一季度重磅经济数据发布,我国GDP同比增长7.0%,经济运行仍承受较大下行压力。因此,此次降准被普遍视为应对经济下行的必要举措。
经济学家张其佐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此次降准精准发力,力度、时点都恰到好处,发出了“稳健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紧中有松,结构性放”的明确信号。
经济学家滕泰则认为,降准力度较大,是对三月份一系列数据的及时反映,在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此举有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称,一季度我国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尽管贷款增加较多,但社会融资总量同比少增,融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不足。此外,3月份M2增速为11.6%,在外汇占款持续低迷、资本有流出压力的情况下,M2增速实现预定目标有一定难度。在此背景下,准备金率再次普遍下调主要目的在于改善金融机构融资供应能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再次明确对小微企业、“三农”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持力度,并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表明了政府定向调控的指导思路。
张其佐表示,此次降准在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中突出定向调控,虽然降准幅度大,但是并不是“大放水”和“短期放水”。
18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IMFC系列会议上表示,“我们存款准备金率也有空间,我们的利率也没到零”,“但是调节要精心,不是说有空间就一定要用或者是用足”。
对于未来是否还有降准、降息措施出台,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较大、经济运行仍不见企稳迹象的情况下,二季度仍有再次降准和降息的可能。
“目前我国的存准水平仍处在高位,后续还有下调的空间”,张其佐指出,“下一步要进一步降低利率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把数量和价格工具结合的更有针对性,效果将会更好。”
就在此次央行宣布降准的前两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前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考察并指出,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但光有肌体,没有血液,经济活不了。金融和实体经济应该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