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大数据时代》一书所描述的情形正渐行渐近。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于4月14日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我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
据介绍,在政府允许的数据隐私保护条例下,未来大数据会作为一种资产存在,并将诞生一个万亿级别的交易市场。国内已经有地方政府相继试水大数据应用,众多企业也在积极投资布局,而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大数据试点城市的贵阳已先下一城。
大数据产业链的“贵阳模式”
4月14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并在同一天完成了首笔交易。
作为目前国内工信部批准的唯一一个大数据试点城市,贵阳在大数据交易方面率先突破,而在政府允许的数据隐私保护条例下,大数据交易将诞生一个万亿级别的交易市场。
“大数据产业基地是近年来贵州省积极推动的重大战略;同时,大数据交易是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基地战略推进的重要一环,此举不仅可以聚合全国知名的大数据企业,形成大数据产业链和生态圈,而且可以为贵州省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数据支持。”贵阳市相关人士表示,建立大数据交易所标志着大数据产业链开启了“贵阳模式”。
记者了解到,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注册资本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股东包括:贵州阳光产权交易所、九次方大数据公司、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代表——郑州市迅捷贸易有限公司和贵阳移动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贵阳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传统的数据销售及采购方式受到数据不完整性的限制,已不能适应新的数据市场要求,而且目前很多数据的销售存在灰色地带,而且中国目前还未形成真正意义的数据交易市场环境,主要是没有数据交易的市场存在,所以大数据交易所的设立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交易中各方的困惑,理顺市场渠道,规范数据交易行为。
据介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摒弃了大数据产业交易底层数据的原始概念,选择由交易所作为第三方机构对数据进行清洗与建模分析,同时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数据结果交易的场所。而数据的范围涉及政府、医疗、交通、教育、证券等多个方面,其中,政府数据的交易无疑是一大亮点,“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山东代表团会议上明确表示,政府数据应最大限度地开放,协助一些企业进行创业创新,协助政府通过大数据做一些监管,现在政府已经在有意识地开放这些数据了。”王叁寿透露说。
大数据交易最重要的还有数据价格的确定。目前,数据交易主要是买方来定价,交易所在其中撮合。将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会根据数据品种、时间跨度、数据深度、数据完整性、数据样本覆盖、数据实时性进行价格评估,不同品种的数据实行不同的价格机制。
让大数据成为资产
据了解,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目前的会员单位已有100多家,其中包括京东、神州数码、华为云、贵州农商行、中国通信电信研究院、南方现代物流中心等,预计在未来3至5年,交易所日交易额将突破100亿元。
事实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按照王叁寿的规划,除了提供大数据交易外,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还将提供大数据清洗建模分析服务、大数据定向采购服务、大数据平台技术开发等增值服务。
“大数据日后能不能做抵押融资、能不能典当、能不能做期权融资,这都是我们在考虑的问题。大数据本身是一种资产,目前所有的资产负债表里面都没有大数据这一项,但日后所有的大数据公司,甚至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可以把数据进行评估、作价,计入资产负债表里面,这方面我们正在着手做一些大数据咨询公司,由它们来完成大数据的资产评估、定价,这些业务估计最快年底前就会有。”王叁寿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说。
据介绍,在基于“全城WIFI项目”的基础上,贵阳大数据布局呈现金字塔造型,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则是金字塔顶端的一颗“明珠”。为配合大数据交易所的成立,贵阳市还将成立众筹金融交易所,通过大数据、众筹整合传统产业,实现“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贵州将继续启动政府数据开放计划,开展大数据民生和大数据政府治理工程,争取将大数据中心建设列入国家战略,开展更多国家级试点示范。
各国争相发展大数据技术
几年前,人们对数据讨论的话题核心还是如何更安全快速地把它们保存起来,而信息网络、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数据的边界。据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目前全世界的信息量正在以每年59%的速度增长,且这一速度还将逐年递增。
对于海量并且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来说,存储已然不是最终目标,如何从数据中获得包括商业价值在内的红利,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过去的20~25年里,企业用于决策的信息最多只占到全部数据量的5%。在现今竞争异常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如果能够重新探索被花费力气保存的95%数据,将能够从中发现并利用这些数据价值为他们提升竞争力。
如今,大数据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技术之一,这股热潮已经蔓延到全世界,带来了一场信息社会的变革。为此,国务院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海量数据存储、处理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将作为我国未来战略新兴产业的一个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也将信息处理技术列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其中包括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而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安全等另外3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同样都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从2011年的7760万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6.17亿美元,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51.4%,市场规模增长近7倍,大数据市场的融合技术与服务正在迅猛发展。
据了解,国内已经有地方政府相继试水大数据应用,鼓励、扶持基于大数据的创新和创业,并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了大数据产业园,众多企业开始积极投资布局。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尚处在信息化建设阶段的国内市场,大数据时代将会让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器等基础设备的厂商最先受益,从事数据管理、数据计算服务的厂商也备受关注,数据中心将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