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发改委发布了《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从政策层面自上而下为民企参与LNG进口打通了渠道。随后,中石油陆续向新奥、广汇甚至外企开放了LNG接收站租赁,新奥舟山LNG接收站建设也已获核准。民企参与LNG进口节奏日趋紧密,然而LNG进口门槛降低,对于市场而言却是喜忧参半。 我国天然气需求旺盛,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逐年递增。LNG因为来源多元化而最具增供潜力,降低LNG进口门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进口,无疑将实现进口提速,有助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但也不排除局部地区资源过剩的隐忧。 我国LNG进口分长协和现货,其中长协主要由国家石油公司掌握,其价格与原油价格挂钩并滞后3至5个月。2014年我国进口LNG长协均价3608元/吨(卡塔尔LNG甚至超过5500元/吨)。而民企参与LNG进口则主要围绕现货开展,现货LNG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LNG现货价格随油价一路下滑,截至目前已经跌至7.45$/MMBtu(约2300元/吨),降幅54%,与长协LNG价差不断扩大。若价低量足的LNG现货涌入市场,将直接对油企签订的25至30年LNG长协造成重大威胁。降低LNG进口门槛,尽管会引导市场形成竞争,但显然也会激化民企与国家石油公司的矛盾。 以到岸价为基准,考虑1000元/吨的附加费(仓储、增值税、损耗等),则总出站成本在3300元/吨左右。而以LNG生产大省陕西为例,受气价调整影响,平均成本由4400元/吨降到了约3800元/吨,但仍比“海气”高约500元/吨。“海气”对“北气南下”形成较大抑制作用。据LNG行业资深人士介绍,目前“海气”依靠低价优势,持续向内陆扩张,使“北气”销售半径缩短了300公里。这对提高LNG液厂开工率、改善财务状况十分不利。严苛的行业生存环境在优化LNG供应端的同时,对成本控制较差的液厂也加快了淘汰步伐。 低价进口LNG涌入市场,使液厂被迫陷入价格战。“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显然下游LNG用户最为受益,其用气成本将得到削减。LNG替代水煤气等相对低效能源的步伐也将加快,有助于提振市场需求,预计20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将重回10%以上。此外,LNG售价降低,将扩大油气价差,有助于LNG交通用气发展,并带动加气站建设布局。据相关行业数据分析,在LNG售价有望降低的利好刺激下,我国LNG产业链下游发展迅猛。预计到2015年底,我国LNG汽车有望达到20.8万辆,2020年达到64.5万辆,燃气车辆总数超过400万辆。 综上所述,LNG进口门槛降低利弊共存。就LNG产业链健康发展而言,鼓励民企参与进口无可非议,低价气涌入市场,势必将与此次气价调整形成共鸣,在增加供给的同时刺激需求。但就LNG运营企业而言,降低进口门槛显然会对石油公司以及众多LNG液厂造成冲击。长协LNG以及处于压制状态的LNG液厂,将以一种“高价气过剩”的形势成为日益激化的行业问题。 (作者单位:金银岛咨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