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职业年金改革,直接关系到近4000万人的切身利益,而要让这一人群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还需要在细节上一步步把改革内容做实。
据媒体报道,《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近日正式出台,规定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缴费标准分别为本单位工资总额8%和本人缴费工资4%。推进职业年金改革,直接关系到近4000万人的切身利益,可以说,这个改革办法牵动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神经,也包含了社会的热切期盼。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补充养老保险,其目标是有效解决养老金替代率过低问题,确保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不下降,以稳定队伍,顺利推进养老保险并轨,实质也成了养老改革的“润滑剂”。但按刚出台的职业年金办法,财政拨款单位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方式是个人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单位缴费根据单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
按道理,这两部分钱都应该按时、全额、准确记入工作人员个人职业年金账户,职业年金才具有现实意义,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仅将个人缴费部分据实记入个人账户,单位缴费部分只有到退休前才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这就可能存在个人职业年金账户没有做实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资金处于“虚拟”状态,财政有可能开的是“空头支票”,不产生现实资金积累效应,由此会带来隐患。
从缴费情况看,由于单位缴费占工资总额8%,是缴费大头,这笔庞大资金数额没能及时据实记入个人职业年金账户,一方面,会让广大机关单位员工心里存在不踏实感,将来到底按什么标准记到个人账户,会不会产生较大等级分配差距,令人普遍产生担忧。另一方面,财政部门每年支付记账利率,以什么为参照标准,能否跟上物价上涨指数和GDP增长速度,都是一个问题。
从投资情况看,职业年金委托具有资格投资运营机构进行投资,由于单位缴费部分没能形成有效投资,职业年金必然缩水,从而会大大降低个人账户保值增值功能。另一方面,财政占用巨额缴费资金进行各类投资,如果获得较高投资回报,机关单位退休人员则难以分享红利,如果将来遇到经济发展下行和财政收入减少,会加大政府未来职业年金支付压力,更会影响养老改革和社会稳定。
从现实来看,目前经济增速降低,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而各类民生工程又呈刚性增长趋势,政府的确面临较大压力,这些广大公众应该都能理解。即便如此,改革还是有序推进,这体现了政府的担当和勇气,而让公众享受到改革的更多成果,还需要在细节上一步步把改革内容做实,这样才能消除公众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