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现场]大同“明星村”:因煤而兴 因煤而衰
2015-04-09    作者:记者 吕晓宇 孙亮全/大同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走进店湾镇台子山村,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一排荒废的二层“小洋楼”。十几户小院铁门紧闭,院内野草丛生,墙上爬满裂缝,仅两三户平房的烟囱在冒烟。
  “快上炕,快上炕,抽烟,喝水!”来到村民张如家,81岁的张如和他老伴儿很热情。家里好长时间没来“客人”了,《经济参考报》记者的到来显然让他们有些“惊喜”。
  张如的四个孩子都在外打工,过年也没回来。村里150口人只剩下6户10多个老人。张如说,“村集体最多时有6个煤矿,小二楼是村集体出资修建的。如今煤矿关了,村民没活干了,楼房荒了。”
  山西大同市左云县店湾镇多个农村依靠煤炭开采发家致富,成为改革开放后远近闻名的“万元户村、小康村和明星村”。但由于煤炭产业萎缩和生态环境破坏,曾经的富裕村逐步荒废,面临转型困境。
  在上张家坟村、西沟村等村,《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了同样的场景,一幢幢“别墅小院、小洋楼”大门紧锁。记者在这些村子遇到的都是六七十岁到九十多岁的老人。上张家坟村有246口人,住着58人,除了49岁的水暖工赵庭旺和59岁的村委主任韩存瑞,其余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西沟村委主任刘光标说,西沟村580口人现在住着100多人。店湾镇25个村,西沟村是留守人口最多的。
  左云是煤炭大县,最多时有300多个矿,其中店湾镇就有100多个。上张家坟、西沟、台子山等村都是改革开放以来靠煤炭致富,壮大集体经济,成为有名的富裕村。
  不过,30多年的高强度煤炭开采,让店湾镇地区的地下水系逐渐遭到破坏,许多村子开始“断水”,不得不花钱从外面拉水或引水。随着煤矿规模和产能的提升,煤炭采空区塌陷的区域不断蔓延,村民居住出现问题。
  “水没了,地不能种,家畜也不能养”。过去的富裕村、小康村现在面临吃水难、生存难。煤矿开采造成采空沉陷,山体、房屋出现裂缝,地下常听见采煤的炮声,像地震。
  随着煤炭产业的整合、小煤窑的关闭和资源枯竭,不少村的产业链出现“断裂”,村民就业成了问题。村民失去赖以生存的产业,大多数到外打工,这些村渐渐成为“荒村”。
  2005年前后,左云县发生多次重特大煤矿事故,全县煤炭产业发生危机。经过山西几轮煤矿资源整合,目前全县300多座矿整合成26座。近两三年来,煤炭市场严重下滑,一些整合矿由于建设资金不足,难以正常投产,全县仅8座煤矿生产。
  上张家坟村的煤矿关闭后,村集体先后经营了发煤站、投资建设公路和混凝土搅拌厂等,但随着煤炭市场萎缩,这些与煤相关的产业也难以盈利。但村里每年仍需开支200多万元用于村民福利和水电暖开支等,现在只能“吃老本”。韩存瑞说,“村集体也想干一些转型项目,但现在不知道干什么好。剩下这点钱不敢乱投资,一旦有个闪失,没法向村民交代。”
  西沟村委主任刘光标说,“煤矿关停后,村集体搞过养殖,不成功。考察过铁矿、水银矿,这些项目投资大、风险高,不敢投。祖祖辈辈都干矿,不干矿就不知道干啥了。”
  采空塌陷怎么搬?这也是一个问题。左云县煤炭采空区需要搬迁约5万人,占全县人口三分之一,店湾镇25个村子都面临搬迁。上张家坟村、西沟村等都规划搬到县里,需要巨额资金。还有一些村的搬迁面临土地、资金等问题,不少村民搬迁后的居住面积需求与现行省里政策有出入。
  搬到城里只是第一步,村民们担心的是进城“上楼后”的就业、孩子上学问题,村集体将来怎么发展什么产业?当地一些干部群众说,数万人整体搬迁“进城”将面临就业、教育和社会事业完善等,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当地面临的现实问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煤炭资源税费负担降22.3亿元
· 煤炭行业迈入“控产”时代
· 贵州新增煤炭资源量150亿吨
· 我国将加快煤炭由单一燃料向原料和燃料并重转变
· 煤炭减产 七成煤企陷入亏损
 
频道精选:
· 【思想】职业年金不应只有"体制内"利好效应 2013-06-14
· 【读书】如何保持持续的专注力? 2015-04-02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政企投资热高涨 石墨烯上游产业"泡沫化"端倪初显 2015-04-0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