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8日公布改革方案,到25日正式施行,再到4月1日全面叫停,重庆医改被网民称为“最短命医改试点”。据报道,这场以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为内容的医改,因大幅度增加了部分患者经济负担,引起部分市民抵制。医改相关推动部门向公众道歉,并承认“考虑不周”。
在网民看来,重庆医改夭折,一方面缘于只考虑了价格问题,而未对一系列配套措施进行全面改革,忽视了部分患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则在于未经听证,决策仓促,罔顾民意。有网民指出,医改的前提应该是让全体民众“病有所医”,在接下来的改革中,必须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让改革真正惠及于民。
单方调价之过
“众多的医疗服务类价格在上升,相关的医保政策却没有调整,涨价的部分可能需要患者来承担。”网民“王聃”认为,医改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当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但它从来不是唯一的部分。价格无疑是重要的调控杠杆,但价格调整却从来都不是万能的,亦非动辄能够被广泛接受的,这正是重庆新医改方案夭折所给出的现实启示。
网民“胡印斌”也表示,“该减的没有减下去,新的费用又加上来了”,未免说不过去。这也不是什么“细节”的问题,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忽视患者利益的表现。
听证缺失之谬
牵涉甚广的医改调价却未经过听证程序,这让很多网民感到难以接受。有网民指出,由于医改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在其出台前应该有科学的行政程序来保障其全面性、科学性和平衡性。
有媒体披露,在新价格制定、推行前后,重庆市没有召开任何形式的听证会。重庆市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称,“在新价格刚推行的时候,有几家大医院是反对的,都觉得会惹出麻烦。”但医院的反对意见并未阻止医改的进行。
“重庆医改短命的另一个致命原因,就是罔顾民意,从未开任何听证会,就匆匆决断,马上推行。”网民“韩睿”称,尽管很多实践证明,一些政府或部门的听证会往往沦为涨价会,或者走过场,但是重庆却连这样的过场也懒得走。随意打破规则,过程轻浮草率,听证会也懒得开,这是懒政思想在作怪。
改革须真正惠民
有网民指出,医疗需求是人的基本权利需求,医改的前提应该是让全体民众“病有所医”,恢复医疗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改革不应该忽略这一点。
据报道,重庆市物价局、市卫计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的要求,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扩大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度,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让改革真正惠及于民。
“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公立医院能不能体现‘公益性’,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老百姓能不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网民“胡印斌”表示,强调“公益性”是矫正时下医疗机构过于逐利的一剂良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一方面,需要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乃至医护人员的努力,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平价药品和服务,普惠广大民众;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从医疗保障等方面为民众提供更多的防护网,分担压力,体现公平和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