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三农”升温催热农村金融市场 加快发展仍需突破多重掣肘
2015-04-02    作者:记者 徐海涛 南宁报道    来源:
分享到:
【字号

    在央行日前公开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中,发展普惠金融及开展互联网金融支农扶贫创新和实践成为备受关注的新热点。记者在广西走访发现,近日已有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加快在农村金融方面的布局。

    业内人士及专家分析指出,随着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加强和各种惠农政策的逐步落实,作为金融薄弱地带的农业经济将是今后投资的主流方向,加之各种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未来农村金改将激活潜力巨大的三农金融蓝海市场。

    农村金融服务步入“新常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关政策措施的持续跟进,金融服务在扶持“三农”方面的重要作用日趋显著,金融改革成为了农村地区扶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以前,从银行贷款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几乎是不敢想的一件事,除了自身经济状况及知识水平的局限,贷款利息高、额度少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广西南宁宾阳县宾州镇养殖户黄振德说,随着近几年农村金融改革政策的落地,现在不仅贷款成本低了,办理贷款手续也比之前更便捷了。他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增添养殖品种。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全口径涉农贷款达2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28.1%,自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涉农贷款已累计增长285.9%,七年间年均增速达21.7%。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满足广大农民的金融需求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尤为关键。近年来,农村、农户、涉农等农字号贷款增速均显著高于GDP增速,这些金融扶持是我国粮食生产和农民纯收入多年连增的重要基础。

    记者在广西边境城市防城港市走访发现,农村金融改革所带来的效益正在显现。据了解,当地通过创新农村金融工作,将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目前已初步搭建农户信用信息平台,在金融改革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也取得较好成效。

    “但对于金融基础环境建设还很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而言,贷款难依然是制约三农发展的最大难题。”防城港市副市长万秋红说,如今经济发展正步入新常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进一步破解“贷款难”成为眼下亟需思考的问题。

    受访人士分析指出,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推进,农村金融的产权、债权的量化交易系统逐步建立,土地资产的金融化与农村信用信息系统的逐步建成,农村金融的融资需求将大大释放。因此,必须把握农村金融服务的“新常态”,探索新思路。

    专家表示,在传统的农村金融改革的基础上,大胆引入最新、最热的互联网金融,是农村金融服务“新常态”下的应有之义,利用互联网金融的没有地域时间限制、快捷的特征,为传统的农村金改带来一个全新渠道的补充势在必行。

    “互联网+三农”模式效益初显受热捧

    记者在广西采访调研了解到,在金融服务“新常态”下,近期已有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加快在农村金融方面的布局,农村金融引入“互联网+”概念正呈现升温态势。

    在广西东兴市,当地已先行先试启动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试点工作。记者日前在启动仪式现场了解到,当地政府与广西金融投资集团及广州证行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公司(正勤金融)等展开合作,推出了“e农贷”支农惠农产品,启动了互联网金融平台进军农村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发展步伐。在启动仪式当天,首笔两个金额各200万的e农贷借款标,在短短三十分钟就完成资金募集,让当地农户亲身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便利。

    正勤金融执行董事郑勤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政企合作,跨地区的社会闲散资金在平台归集后可为三农提供广阔快速的融资服务,申请借款的农户仅凭一台电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全部借款流程。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有关负责人也表示,虽已多次参与、支持涉农贷款项目,但是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至今还是第一次尚属首次。

    分析人士指出,在传统金融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的刚性需求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平台以灵活快捷的资金运作形式正成为农村投资市场的主流。

    据了解,近期已经有多个平台推出了对接农村金融的相关产品。记者梳理发现,在翼龙贷网站发布的借款标分类中,就包括了“农业贷款”,翼龙贷表示这是将资金用于农村种养殖业的普通农户贷款,而开鑫贷也推出了专项“惠农贷”产品,类似产品不在少数。

    “这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合作,更是一次互联网技术带来的跨地域、跨领域、跨界、打破时空限制的一次实践和创新,在政府主导下,新兴互联网金融行业与传统金融行业、民营资本与国有大型金融投资集团实现了跨界合作。”郑勤说。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普惠金融的多元化发展,作为金融薄弱地带的农业经济成为今后投资的主流方向,以P2P网贷平台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将会加速布局抢滩农村市场,催热潜力巨大的农村金融蓝海市场。

    壮大市场仍存掣肘  宜健全机制、防控风险

    专家指出,随着互联网金融携手传统金融一起进军、帮扶三农,将拉开农村金融多元化发展的新里程。

    长期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业内人士刘明说,目前,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互联网金融行业正迈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2014年全国新上线的P2P平台就有1228家,如今在央行明确提出加强互联网金融支农扶贫创新和实践的大背景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涌入农村抢夺这块还没完全开发的沃土。

    受访人士表示,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要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深挖“互联网+三农”模式潜力,仍面临着金融风险、基建薄弱、成本制约等多重掣肘,还需加大推广,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并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为金融,它是一个‘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其核心还是金融的风控和为社会提供有益的价值服务,这也是加强政企合作的最根本出发点和动力。”郑勤说,在以合作的方式解决三农支持的同时,也要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健的投资渠道。

    郑勤建议,首先应以新常态下“多层次化”为农村金融发展改革的主线,着力三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农村信用信息平台以及农村互联网交易平台的建设,解决农民和农资经销商贷款难,并借此吸引广阔的民间资本投入三农领域;二是解决农民理财难和资金使用渠道单一问题。通过引入推广专项的P2P网贷平台,提高农民资金利用效率;三是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电商平台、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提高从生产到销售整体产业链效率,以信息化推动智慧农业大发展。

    其次,在三农项目风险防控方面,受访人士建议,相关的项目在前期需通过信用担保公司等进行实地调查、出具调查意见以及担保函,再由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资金的募集,项目后期到期归还或者由银行承接,从整个链条入手确保项目安全性、可行性、科学性,降低整体风险。

    此外,专家还建议做好农村金融服务便利化、专业化的升级工作,既要完善金融网点的布局、支付系统的建设,加大信贷资金投放、涉农保险的增加,也要寻找新的路径做好农村的交易市场和中介组织建设以及人员专业化工作。同时,要确保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跟进,通过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提高金融机构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刘克崮:发展草根金融支持创业创新
· 支付宝推社交金融应用“到位”
· 建立金融价格发现机制的必须一步
· 宜信首发“普惠金融家”品牌
· 投促金融探索“云风控”模式
 
频道精选:
· 【思想】存款保险制度为利率市场化清障 2013-06-14
· 【读书】如何保持持续的专注力? 2015-04-02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内外需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迎来“最困难的一年” 2015-04-0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