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乃育/绘 |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2万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同比增幅达到7.7%——以珠三角为核心的广东经济去年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整体实现了经济的“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展望2015年,企业和地方政府普遍感到,受国内外经济下行态势持续、国内外需求普遍不振、成本持续攀升与通缩风险加大并存等因素综合影响,今年珠三角这个制造业中心很可能迎来“最困难的一年”。同时,正成为拉动经济回升重要力量的广大民营小微企业则期盼营商环境能持续改善,能减轻企业的税费负担,也有部分企业主反映,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仍不时“被卡”。
经济下行 需求乏力
珠三角制造业依托长期产业积累、改革红利刺激以及加快转型升级等积极因素,依然亮点纷呈。不过,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内外需市场双双乏力等因素影响,今年珠三角制造业很可能迎接“近年来最困难的一年”。
该如何看待珠三角和广东当前的经济态势?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用“稳”和“进”两个字来概括。“稳”来源于7.7%的同比增速与就业形势稳定、物价稳定并存,而“进”来源于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经济质量效益有提升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看到经济成果的同时,企业和地方经济主管部门普遍认为,受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内外需市场双双乏力、投资接续能力不足、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珠三角制造业很可能迎接“近年来最困难的一年”。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广东目前预定的全年经济增速为7.5%,“也是一个必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而要实现其他部分指标如外贸增长3%等也面临极大挑战。
一是企业普遍反映今年内外需乏力、经济信心不振的局面难以改变。广东特别是珠三角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的“主阵地”,广东省商务厅贸易促进处副处长黄永光介绍说,据广东省商务厅去年底到今年初的摸底调查看,只有20%的外贸企业预期全年订单有所增长,预期订单下降的企业则达到40%之多,“另外和以往新增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能够立刻形成进出口拉动效应相比,2013年以来珠三角外资增长也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内贸上,一定程度上也表明外贸拉动效应仍在下降通道之中”;而和外需类似的是,内需增长动力明显不足、新兴消费热点尚未形成,也是不少企业的共识。
二是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新消费增长点“三新”总量偏低,对整体经济企稳回升的拉动作用尚不显著。以外贸为例,作为新兴增长点,广东去年对“海丝”国家出口增幅超过整体增幅近22个百分点,但出口量只占出口总量15%;进口增幅超过整体增幅近10个百分点,但进口量也只占到进口总量的19.4%,由于比重偏低,虽然是大幅增长,但拉动作用偏小。而作为新兴业态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广东去年该领域实现同比增幅超过9%,但总额只有159亿美元,对于超过万亿美元的广东外贸大盘子来说,数量有限。
三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持续加剧,库存多、融资难、成本高等痼疾没有根本缓解,珠三角制造业整体仍然处于“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夹击局面中。珠三角某市拥有一家跨国企业的手机生产基地,但据记者了解,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该工厂手机的生产成本要超出其同品牌产品在东南亚基地的生产成本,不排除产能转移的可能。
企业“被卡”期待减负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转型升级面临艰巨任务的背景下,逆势扩张、在创业创新方面表现抢眼的广大民营小微企业正成为拉动经济回升的重要力量。这些小微企业在赞叹反腐倡廉有利于改善商业环境的同时,也反映了“费用负担”重、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仍不时“被卡”等问题。
曾德祥,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家主要生产望远镜等产品的公司位于萝岗区开源大道广州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内,共有员工300余人,其中研发部门有50余人,2014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
“反腐倡廉有利于改善商业环境,让正经做事的企业受到鼓舞”,一见到记者,曾德祥便脱口而出。
他举例说,几年前该公司在外省参加一个由当地政府部门组织的产品招投标活动。由于坚信自家产品质量好、报价低,他对中标满怀信心,但最后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另一家报价多了100多万元的公司成功中标。“后来一打听,这家公司竟是一家只有两个人的皮包公司,其中猫腻不言而喻”。曾德祥表示,随着反腐倡廉的深入开展,自己在这方面的担忧减轻了很多,“现在起码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除了赞成政府通过反腐倡廉防止企业被迫承受“乱七八糟的负担”外,曾德祥还希望政府能帮助企业协调有关方面减轻一些“费用负担”,例如,公司所在园区内企业承担的“基础电费”较高,仅其公司一家,“即使连灯都不开一年也要交好几十万元”。
在采访中,一些民营企业家反映,尽管当前商业环境持续大幅改善,但束缚企业发展的因素仍有不少,企业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仍不时“被卡”。
一家从事房屋维修、加固、改造等业务的建筑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近年来业务量不断增大,营业额保持年均约10%的增长速度,但如何取得营业所需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却让他头疼。
这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企业家说,2007年起他的公司被要求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但“跑了多次,不是缺这个材料就是缺那个材料”,究竟还缺什么,相关部门总是语焉不详。“后来发现有同行企业很快就办下来了,于是请教经验,结果对方说他们自己也办不下来,但花钱找中介很快就能搞定,一试还真就办好了。”
这名企业家表示,2011年公司有员工不服气,要自己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但折腾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不得已找了中介,“2014年要难些,先后找了两家中介才办成”。
记者通过百度搜索“代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共显示253万余个搜索结果,部分排在前列的“咨询公司”公然宣称“100%代办成功”。
“政府对企业有什么要求应该直接明朗化、阳光化,哪一项没达到要求,明明白白告诉企业,让企业好好逐项整改,留出灰色地带,不是故意逼企业走歪路子么?!”这名企业家颇为气愤地说。
三驾马车 不可偏废
一方面是现实的困难局面,一方面是完成“十二五”规划、保障就业、财政支出和社会稳定的紧迫压力,如何推动经济有效增长并为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支撑,是当前珠三角和广东不能回避的重大任务。
记者从广东省政府了解到,从“既不让经济增长失速,又保证把更多精力用在结构调整上”,广东今年预期的增长目标确定为7.5%。
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由于外部制约因素越来越多,想实现这一目标,已经不能依靠传统的老办法、老手段、老思路。这既是因为当前各地产业发展的环境硬约束已经进一步收紧、产业政策空间大幅缩小,也是因为当前地方性政府债务风险继续加大,基层财政杠杆潜力挖掘殆尽。
展望未来,多数企业和地方干部认为,适应新常态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继续深化改革、释放政策红利,实现三驾马车的均衡拉动,才是保障经济企稳乃至突围的关键所在。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德祥说,要想经济活力复苏,企业一是期盼当前反腐和放权结合、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政策导向纵深发展,二是希望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这两点,我们就有信心战胜各种市场困难。”
广东省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肖鹞飞、中山大学财税系主任林江等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广东发展态势出发,除了继续扩大有效投资、继续推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大项目建设外,“三驾马车”的均衡越来越重要,考虑到外贸回暖仍有赖国际市场、受外界影响较大,当前我国经济“突围”的重点仍应放在培育新消费增长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