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大幅增长,中央财政科技支出更是保持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科研经费使用不仅效率较低,甚至还出现了跑冒滴漏、挪用乱用、腐败贪污等现象。
套取经费手段五花八门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在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大量科研经费没有用于科研本身,大到发放工资、福利,小到充饭卡、交电话费,科研经费几乎“无所不能”,套取科研经费的手段“五花八门”。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南京审计学院教授蒋大鸣认为,有的课题经费真正用的学术研究的不到5成,有的甚至不到3成。
一是挤占挪用。随着科研经费的增加,不少人把科研经费当做“唐僧肉”,想方设法中饱私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涉嫌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经费转至其名下公司被批捕;浙江大学水环境学院院长陈英旭,因将巨额科研经费转到自己所开的两家皮包公司获刑10年……近日一些曝光的案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关注,影响恶劣。
二是扩大用途。一些单位对科研资金的管理态度基本上是谁搞到的资金由谁负责。拿到科研资金之后,单位提取一部分管理费,剩下的课题研究、经费分配、报销等方面,往往是课题负责人一个人说了算,容易导致私用、挪用经费情况的发生。有的单位“吃喝拉撒睡,都能靠经费”,科研经费用于发工资福利、出国考察、吃饭、买车、交通、盖房、装修、买家具,甚至有的经费说不清花到哪里去了。
三是弄虚作假。一些人总能想出各种歪招,巧立名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包括编造劳务人员名单或用学生身份证冒领“劳务费”、以差旅费、办公经费等的名义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等等。
记者发现,很多单位财务报销流程存在“漏洞”。一名科研单位的财务人员说,从财务角度,他们只审核发票的合法性,不管发票的合理性。很多科研人员坦承,到财务部门报账时,若遇到麻烦,一般通过技术处理大多可以“通融”。
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惩处力度不足助长问题经费的发生。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虽然对经费管理制定了操作办法,但不少在执行中容易大而化之。对违反经费管理规定的惩处,有的是进行“内部通报”,有的要求课题负责人把违规资金退回了事。
重立项轻验收导致经费流失
当前,我国科研经费分配导致重立项轻管理、重申请轻验收的现象较为严重。只要项目立了项,经费就能拿到手,疏于对科研过程的管理和科研结果的评测,难以保障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率,大量科研项目“不了了之”,或者仅仅停留在论文上,成果无法转移转化也造成了经费的流失。
一些专家指出,我国科研资金在申请项目的时候,就定下来钱怎么花。只要花钱过程中不出问题就行,至于出没出成果,反而没人真正关心。
一家研究机构自动化所财务资产处处长表示,国家科技投入落实到微观上,具体哪个项目能促进经济发展,哪个能得诺贝尔奖,不是所有人关心,在验收的时候也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一些专家既当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相互你好我也好。
记者了解到,现在很多竞争性项目经费量巨大,少则千万,多则上亿,不少科研人员热衷追逐这些项目。然而很多项目缺少原创技术,打包现象越来越严重,还美其名曰“集成创新”。更关键的是,不少课题完成后,无法转化,科技经费浪费严重。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少鹏说,目前,国家科研项目拿钱养活一批人,这些人这个项目做好了,没钱了怎么办,只好转向做别的课题项目,今年做杯子,明年做桌子,结果都是半吊子水平,杯子、桌子都不是全世界最好的水平。
吉林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受国家和地方科研评价体系和评判标准的影响,绝大部分高校没有将科研成果能否产业化、产业化后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标准。2003年至2012年,吉林省高校专利授权数、技术合同转让金额均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2012年,吉林省高校技术转让成果226项,远低于全国高校省均331项的水平;科技成果项目转化率仅为14.8%。
南京工业大学一位教授表示,前几年用钱砸出来了许多论文,许多科研成果,但是真正重大的不多,真正在市场检验的不多。这样的科研泡沫必须挤干。
(本稿件由记者邓华宁、俞俭、许祖华、赵孟卓、丁静、杨宁、吴晶晶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