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宏斌: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力度,但预算赤字占GDP比重仅比去年增加了0.2个百分点,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增速也大幅回落,怎么办?唯一能做的就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到1月底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政府存款仍有3.78万亿元,地方政府在商业银行也有些,可这些多年积累下来的死钱到底有多少能盘活呢? 李佐军: 为什么要打破刚性兑付?因为刚性兑付有几大副作用:1.违反正常契约,破坏市场规则;2.增加道德风险,激励债务扩张;3.降低风险意识,累积经济泡沫;4.延缓结构调整,阻碍经济改革;5.掩盖经济矛盾,制造稳定假象;6.转嫁经济责任,破坏社会公正。 邱晓华: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工具箱里的工具确实还很多,至少有:货币工具,包括降息、降准等,眼下进一步降准的紧迫性上升;财政工具,包括降税费、增发国债、增加社保等,眼下适当降税费有必要;改革工具,包括打破垄断、激活农村土地流转、完善资本市场;政策性工具,包括鼓励住房消费、鼓励创新。 张连起: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四方面钉钉子,一是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二要坚持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这是对稳增长的又一贡献;三要下大力气盘活财政资金存量,用好增量;四要力争完成“营改增”全覆盖,不折不扣推进环保费改税、消费税、资源税等领域的改革。 杨国英: 甘蔗没有两头甜,股市永远和风险相伴。对于养老保险基金来说,虽然股市的高收益特点能够有效缓解保值压力,实现增值诉求,但由于养老保险基金担负着国人的养老保命之责,有效控制风险就显得尤其重要。 诸大建: PPP很热,但把PPP解读为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有严重问题。反驳有三:一是公共服务本来就是政府的责任,市场化提法是推卸政府责任;二是公共服务要提高绩效,可以采取公私合作模式,但这个比例有限,并且政府仍然是第一责任人;三是市场化要求全面竞争,自然垄断等基础设施放开竞争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