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日韩,面向亚太,航线密度江北第一,港口腹地贯通沿黄九省一市,拥有直达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的过境运输线路,设有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位处海、陆双向辐射的重要枢纽节点,青岛正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双向桥头堡。
青岛海关创新方式,推动青岛建设“一带一路”双向桥头堡城市。建成沿海第一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并支持其打造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区,对内辐射山东省内外集疏港货源,对外辐射日韩、中亚、欧洲、美国等国家过境及进口货源;首趟青岛至新疆进口整车专列顺利发运,实现汽车口岸疏港运输模式由公路到铁路运输的突破;与西安海关探索共同建设执法互认、错位监管、优势互补的海关监管通关一体化格局,实现“一带一路”沿线海关空运、海运、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互联互通。
建造沿海首个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
每天在胶州和黄岛间开行集装箱班列“公交”2对、企业在家门口即可实现快速通关,每列火车可减少100辆汽车进出港口、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2014年底,随着一声长笛,70标箱货物乘坐火车运抵港口并出口到东南亚、美国等地,标志着全国沿海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落户青岛。
“我们立足中铁联集胶州铁路中心站海陆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提出依托其建设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的建议。”青岛海关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称,海关总署去年12月批复同意设立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为青岛市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枢纽争取了主动,抢占了先机。
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就是将各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进行换装、仓储、中转、集拼、配送等一体化作业的综合型海关监管场所。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位于胶州湾畔,海铁空运区位优势明显,中心运行后,将通过整合区位优势、监管资源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运转。
“货物进了海关监管中心就相当于进入港口”,这一便利让距监管中心三公里的青岛青禾人造草坪有限公司成为监管中心的首批受益者,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刘迎建表示,以前公司都是从黄岛场站拉来集装箱空箱,在公司装货后运回黄岛场站再运抵港口。现在近在身边的监管中心可以提供空箱周转,且通过铁路运输费用远比进出场站公路运输低廉。同时企业就近在海关监管中心办理海关通关手续,通关效率也可随之提高。“报关查验都在家门口就实现了,一年就能为我们省出几百万。”刘迎建说。
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启用后,实现了与港口的无缝对接,形成“前港后站、一体运作”的海铁联运模式。正式封关运营后,青岛海关同检验检疫部门将逐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三个一”通关模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
据统计,截至1月底,青岛海关共监管出入境多式联运班列35列,集装箱1743个,货值约7000万美元。
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海关对接协作
1月11日,在青岛海关关员现场监管下,青岛口岸首列运载进口整车的火车班列开往新疆乌鲁木齐,实现了青岛整车进口口岸辐射范围从东到西的全国性跨越。
青岛世莫奇汽车有限公司郝经理称,仅首批进口通关车辆就有232辆。由于是第一次使用铁路运输,通关时间紧张,海关加班加人手办理通关手续,为企业节省了仓储、物流费用。
“以前整车进口以后都是通过卡车运输到其他地区,不但运输费用高,效率也低。”郝经理表示,进口整车的铁路运输使得几百辆车5天内就能到达最西部的新疆,也使青岛整车进口口岸的辐射范围大幅扩展。在青岛海关的多措推动下,青岛口岸全年进口整车3314辆,在近三年所有获批整车进口口岸中居首位。
沿着“一带一路”,有“从东到西”的跨越,也有“从西往东”的“便捷”。
从陕西咸阳到青岛1200多公里,横跨了近半个中国。下午四点在西安咸阳机场报关,六点货物就从青岛流亭机场海关通关,陕西嘉禾植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出口货物享受到了“飞”一般的通关速度。
2014年11月,该公司向咸阳机场海关申报出口一票苹果浸膏粉,几分钟后,青岛流亭机场海关审单关员在详细核对申报内容后进行了系统放行。这是两个海关签订合作协议以来首票通过“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的报关单。
为支持青岛“一带一路”双向桥头堡建设,促进海上及沿带区域进出口货物在青岛港集散,青岛海关主动加强与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带一路”沿线海关的沟通协作,并提出了构建多式联运监管体系、建立一体化通关管理格局、加强大通关协作实现“三互”等具体措施。
就近选择在属地海关办理申报、缴税等通关手续,货物可在口岸海关进行实货验放,这种区域通关一体化模式打破了通关管理的地域限制。企业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航班、仓位,节省了大量运输费用。与此同时,通过两地海关通关、监管的跨地区联动作业,企业就近选择属地海关进行申报节省了往来异地口岸的交通差旅费和寄件传真等费用,进一步降低了通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