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汇丰银行庆祝在香港成立150周年的大日子。就在当天,英国议会宣布,将于9日就汇丰银行瑞士分行涉嫌协助高额储户逃税一事,对其三名高管进行第二轮质询。
在汇丰遭到舆论抨击的同时,不少人开始对政府监管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在全球各大跨国金融机构税务丑闻层出不穷的今天,“逃税门”再次突显出主要经济体改革税制、加强金融监管的迫切性。同时,完善国际监管合作机制、打击跨国避税,也愈发显得刻不容缓。
|
2月25日,在英国伦敦,汇丰控股集团主席范智廉(左)和行政总裁欧智华出席英国议会财政委员会听证会。
新华社/法新 |
逃税丑闻震惊国际
英国议会3日发布公告说,汇丰控股集团行政总裁欧智华、汇丰全球私人银行前任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米尔斯以及汇丰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方安兰,将于9日下午就“逃税门”丑闻出席英国议会公共账目委员会的听证会。这将是汇丰集团高管在英国议会接受的第二次质询。
上月早些时候,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调研记者协会(ICIJ)公布一项调查披露,在2005年到2007年间,汇丰银行瑞士分行协助10万名重量级客户避税及隐藏高达千亿美元以上资产。据悉,披露的名单中不乏富商政要,甚至是毒贩、军火商等不法人士。英国《独立报》称,此次汇丰银行被曝光的逃税名单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
据美联社报道,此次披露的汇丰“逃税门”相关信息最初是由汇丰一名前雇员窃取并转交给法国当局的。国际调研记者协会称,法国早在2008年底就掌握了这些用户数据。去年年初,获得上述秘密数据的法国《世界报》将相关信息与英国《卫报》、加拿大广播公司、日本《朝日新闻》等来自47个国家约60家媒体的150多名记者共享,并在国际调研记者协会的协调下,对这份名单展开了规模空前的联合调查。
此次调查结果一出,汇丰很快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外界纷纷对“逃税门”事件表示震惊,同时谴责汇丰对旗下部门包庇纵容、监管不力。这起逃税案还引发了英国政党间的“口水大战”。
面对巨大舆论压力,汇丰日前发表声明承认监管不力,并表示愿意对此负责。汇丰集团主席范智廉和行政总裁欧智华在2月25日出席英国议会财政委员会听证会时,对瑞士分行帮助客户逃税事件致歉,并称愿意为自己对汇丰银行瑞士分行监管的失职而承担责任。
汇丰方面还承认,其庞大的规模以及在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增长引发了集团的内控问题,但也强调,该行已采取措施确保未来操作的规范性,今后将加强控制,确保不会故意与那些寻求逃税漏税或试图实施金融犯罪的客户进行合作。
尽管如此,受“逃税门”事件的影响,汇丰的信誉度受到极大冲击。欧智华在上周的听证会上表示,汇丰瑞士分行帮助客户逃税一案给集团的公众信任度和股东信心造成了伤害。范智廉也表示,汇丰正在遭受巨大的名誉损失,而声誉正是银行的立身之本。
多国展开司法调查
在汇丰“逃税门”丑闻火速引发全球舆论风暴之后,多个国家监管部门相继对该事件启动调查。目前,英、法、美、比利时、阿根廷、瑞士、奥地利等国的各类调查正在不同程度地开展。
2月10日,英国议会财政部特别委员会(FCA)对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主管、香港证监会前行政总裁韦奕礼进行质询,要求他解释在2010年就获知汇丰的泄密资料后,银行监管当局究竟采取了哪些行动。此外,据英国广播公司2月16日报道,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正在调查汇丰银行瑞士分行逃税丑闻,目前正与汇丰及相关机构密切合作。据悉,这是该机构就此事发布的首份官方声明。英国媒体称,在完成调查后,英国检方可能对汇丰提起诉讼。
最先获得第一手材料的法国当局早在去年11月就对汇丰启动了调查,并于2月12日结束相关质询。据路透社报道,自调查结束之日起,法国检方有三个月时间可以提出诉讼请求,该丑闻涉及约3000名法国纳税人。法国总理瓦尔斯表示,将坚决打击逃税,继续在国内以及在欧洲层面采取行动。
美国当局也正对汇丰涉嫌协助逃税的行为展开刑事调查。美国执法部门官员表示,事件可能导致美国司法部取消在2012年与汇丰达成的延迟起诉协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美国司法部在税务调查后也可能选择施加其他惩罚。
比利时当局已正式指控汇丰瑞士分行涉嫌洗钱和欺诈,并考虑向汇丰在瑞士私人银行的董事发出国际通缉令。一名法官表示,汇丰在协助调查避税问题上不够配合。比利时当局在2014年11月曾指控汇丰瑞士分行涉嫌欺诈和洗钱,涉及金额达数亿欧元。汇丰当时称将全面配合调查,但迄今未向当局提交调查结果。
阿根廷也在对汇丰协助逃税一案进行刑事调查。去年11月,阿根廷联邦公共收入管理局(AFIP)就对汇丰提起诉讼,指控其协助逾4000名阿根廷人隐藏在瑞士的秘密银行账户,进而达到逃税目的。
此外,奥地利向法国提出,希望掌握此次汇丰“逃税门”案中涉及本国的税务数据,法国已表示将配合奥方请求。
瑞士日内瓦检察官办公室也宣布,已经开始对汇丰银行瑞士办事处进行搜查,并对该行涉嫌严重洗钱行为展开刑事调查。
丹麦政府则表示,对于在瑞士银行使用账户以逃避国内税收的公民,当局将查找出他们的名单。
在多国纷纷对汇丰协助逃税案开展调查的背景下,随着案件的持续发酵,未来将有更多国家加入到调查行列。有分析称,汇丰难逃再遭巨额罚款的命运。
质疑不断前景堪忧
此次汇丰逃税案“东窗事发”后,外界对汇丰管理模式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涉案账户众多、金额庞大,汇丰瑞士分行是如何规避银行内控和政府监管的?汇丰总部为什么没有及时采取补救行动,到底是疏忽还是默许?
汇丰在承认对瑞士分行监管不力的同时也表示,此次瑞士分行的逃税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
汇丰银行于1999年收购美国利宝集团旗下的利宝银行及其子公司SafraRepublicHoldings,此后利宝银行进军瑞士信贷市场,而汇丰瑞士私人银行的大部分业务来源于此。汇丰指出,该行本着多元化的原则,并未完全整合其收购业务。现在看来,很明显许多小型高风险账户被保留了下来,而瑞士分行的业务又拓展到了全球逾150个市场。
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表示,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汇丰的相关管理不到位,在合规方面也有所欠缺。尽管这是8年前甚至更早发生的事,但他们仍需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汇丰集团主席范智廉日前表示,汇丰正在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相关工作已开展过半,但未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以确保今后不会在公司糟糕的“丑闻清单”上再次增加类似的负面消息。
说到“丑闻清单”,此次汇丰涉嫌协助客户逃税事件只是该集团的最新一起。近年来,汇丰因涉嫌误导消费者、操纵利率和洗钱等行为,已数次被英美监管部门处以重罚。2012年,因涉嫌协助拉美贩毒集团参与数十亿美元洗钱活动,汇丰被判向美国监管机构支付19亿美元以达成和解。仅在三个月前,汇丰银行又因存在操纵全球外汇交易市场行为,被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共同处以6.18亿美元的罚款。
官司缠身加之巨额罚款,拖累了汇丰业绩。汇丰2月23日公布其业绩报告显示,2014年汇丰银行税前利润降至186.8亿美元,比2013年的225.65亿美元大幅下挫17%。汇丰表示,业务下滑、重大支出等原因影响了业绩,这些重大支出包括罚款、客户赔偿等。
据路透社报道,汇丰股价23日当天大跌4.6%,在伦敦股市富时100指数中跌幅最大。英国哈格里夫斯·兰斯多恩金融投资顾问公司股票研究部主管理查德·亨特认为,业绩数据令人失望,加之市场对汇丰前景持谨慎态度,这给汇丰未来股价走势带来很大的负面压力。预计这场愈演愈烈的“逃税门”丑闻再次给汇丰的企业形象蒙上一层阴影,还将加剧业绩前景的不确定性。
多重监管有待加强
“逃税门”固然反映了汇丰自身管理模式上的诸多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近年来不断见诸报端的跨国金融机构丑闻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政府金融监管、税收制度乃至国际监管合作机制方面的缺失与不足。
汇丰并不是第一家被指控帮助客户避税的大型金融机构。近年来,在各国政府寻求促进税收、平衡预算以弥补金融危机损失的过程中,瑞士两大银行业巨头瑞银集团和瑞士信贷因合谋协助美国客户避税的相关指控而遭到了美国的罚款。美国的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也正在接受美国监管机构关于其涉嫌操纵外汇市场的调查。
英国华威大学教授克劳福德·斯宾塞表示,汇丰“逃税门”违反的法律并不仅限于瑞士,还涉及其他欧洲国家。这个案子引起的思考不仅是大银行本身存在的“太大而不能倒”等问题,还有“太大而难以很好管理”的现象。
大型金融机构的自我管控一直是个难题。以汇丰为例,该行目前在全球7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逾6100个分支机构。数量众多的分支机构不仅要服务于各国不同的市场需求,还要遵守总部制定的行为标准,在经营过程中难免顾此失彼。对此,各机构应遵守行业道德准则,同时严格执行总部管理章程,加强对分支机构的监管。
内控不易,政府监管也很棘手。各类丑闻屡见不鲜,反映了各国在反避税逃税的制度和实施层面仍然存在不足。
首先,政府在顶层设计上亟待改善。有专家指出,从此次汇丰逃税案来看,目前仍然需要依靠互联网黑客、调查记者和公司内部人士来发现逃税漏税行为,因此该案与政府税收系统的漏洞也有很大关系,税收部门在资源整合和增强改革方面仍有欠缺。不过,随着全球范围内打击跨国逃税避税行动不断升级,目前已有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地区多个国家先后对各自税收制度实施了改革。
其次,政府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也迫在眉睫。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不仅要靠企业自律,也需要政府从监管的立法执法层面加以统筹把握。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性。据悉,英国明年将实施银行高管责任新规,届时监管部门将加大对银行高管和董事会高级成员违规行为的追责力度,必要时将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还有分析认为,国际监管合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反避税行动中,尽管各国不断加大税收监管和避税打击力度,国际间反避税合作水平也日益提高,但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电子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的避税手段也在推陈出新,给全球税收征管带来了新挑战。因此,只有形成有效的国际联合机制,才能约束金融机构不脱离正确的轨道,监管部门才能在与违规金融机构的博弈中更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