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剑平: 201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披露:四季度末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2%,比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二季度末为7.26%,三季度末为7.33%,四季度末比三季度末下降0.41个百分点,一是证明降息等政策调整效果明显,二是考虑物价增幅下降幅度,应当进一步降息降准。 屈宏斌: 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宽松政策初见成效。平均贷款利率下降41基点。尽管受益不均,降息最终惠及终端借款人。平均存款利率为基准存款利率1.17倍,低于1.2的浮动上限。存贷款利率的降低意味着货币传导机制有效。尽管如此,当前融资成本依然很高,通胀率下跌推高实际利率,政策宽松仍需加码。 邱晓华: 物价指数继续低位运行,市场担心出现通货紧缩。不可否认,物价的低迷,折射出国内市场需求的疲弱,特别是工业品出厂价持续下降,反映工业经济的不景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也使中国的通胀压力减轻。但由此断言通缩,可能不妥。事实上,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商品价格并不低。 左晓蕾: 只要有效消费需求旺盛,就不应该有通缩的担忧。而且收入还在上涨。二月份和三月份,由于春节因素和油价上调,相信CPI会赢回小幅上涨。受超过20天没有生产活动的季节性因素影响,第一季度的数据有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判断全年经济走势的依据。 张连起: 实证研究显示,中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带动170万人左右的就业。这两年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给比较充分就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这是建立在一定的GDP增速条件下的,换句话说,要满足每年不少于1000万人的就业需求,2015年的GDP增速必须不少于7%。某些淡漠甚至不提GDP的观点十分有害。 许一力: 资本市场本来就有价值发现的功能。A股有其被动的一面,就是投资标的极少涉及小微企业,即便是创业板所代表的成长性,都是有一定家底的企业。如果牛市和资金涌入在现阶段就呈现出无序的状态,那么中国的企业融资将呈现出非常尴尬的马太效应——最终小微企业难逃饿死的命运。 周德文: 建设法治中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仅使人民有安全感,还会让民营企业受益无穷。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得益于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民营企业虽然像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并逐渐枝繁叶茂,却总是有些“野蛮生长”的意味。
|